這算錯也算對,jiasai 寫:.......
請問你有在台灣繳稅嗎?
如果沒有, 那你的醫療費用應該也算是別人幫你出的
難怪住國外的人都愛死健保了 反而是住國內的人唉哀叫......
台灣目前規定只要有繳健保費至少四個月以上(針對境外移入者)就可以開始享受健保給付醫療費用,
不管你是無收入(或是查不到收入)自己去衛生所/市公所加quote="livedurham"]="livedurham"]A有沒有繳稅, 那只是有關政府福利支出的總預算
至於醫院看健保賺不賺錢?看看近年來各家醫院爭相設立自費健檢、美容等部門就知道了,連台大都不能免俗,你說呢?......[/quote]
就算單純看健保在大醫院因為單項給付比同項目在診所給付高還是賺錢,
只不過因為"必須"收治重病病患或是住院天數長,
消耗及人事成本多, 開銷大, 看起來似乎不賺錢,
而自費項目全部全賺一毛都不必給健保局,
不賺是白痴, 當然設立自費項目了,
可是所有還靠政府預算支出的公立大醫院,
(有些省立醫院已經要自給自足營運不全部靠政府預算),
是沒有資格設立任何需自費門診(景福VIP門診?)的,
哪有那種拿納稅錢養的醫生(每一分美一秒上班時間都是納稅錢支付的),
只要我自費就立刻服務, 免錢就去排隊的道理!
......
現在大多醫院都有自費藥藥價與健保藥價差,
據藥師朋友說例如胃藥或是鈣片,
健保價一顆4元,自費要6元,醫院進價是2元...
要看您及醫生是否能接受不同工不同酬?pkjiang 寫:......
這,在每個行業都是這樣不是嗎?
常見醫德迷思:
1. 看診時間太短/不詳細/不看病患......
2. 不解釋病情跟治療的副作用......
您去皮膚科去耳鼻喉科去內科外科看診,
目前健保支付的醫師診療費都一樣,
光看診疾病內容不同,所需診療時間也不同,
不同工卻得同酬,付出勞心勞力者會甘願嗎?
而您提的這兩點就是在這種心情下長期累積出來的,
雖然那都是違反職業道德,更何況是醫療倫理,
反正生病的是病患, 一句"病情本來就可能變壞"就可以打發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