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行程植物相簿請見:「〖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生態」
『牻牛兒苗』

「牻牛兒苗」(「牻」發音:毛),好奇怪的名稱,而且有一科就叫做牻牛兒苗科。
紫色小花有點像是酢醬草。『台灣紅柞槭』
『三爪假生鬼筆』(又名:紡錘佛手菌)
這是第一次拍到『三爪假生鬼筆』,成哥提醒之下才在苔原之中看到這株迷你的三爪假生鬼筆。(這是回程時拍到的)
乍看到「三爪假生鬼筆」不知道名字,不過,這麼特殊造型應該很容易查到。

「三爪假生鬼筆」個子好小,相機焦距都被旁邊的小草吸走。
『高山白珠樹』

終於見到「高山白珠樹」,從一開始整理中高海拔植物,就聽聞「高山白珠樹」,沒有想到這小圓球真的很圓潤漂亮,像顆小珍珠。
不知道這是花苞?還是毬果?猜測花苞的可能性高。
『暖地泥炭蘚』

在眾多苔蘚裡面,成哥注意到這造型奇特的「暖地泥炭蘚」,本來以為就是金髮蘚和一般苔蘚,沒想到細看這「暖地泥炭蘚」造型這樣獨特,看起來好像入侵地球的外星生物喔。

『玉山肺形草』
這是第二次看到「肺形草」,去年在南澳南澳南線林道上,才第一次認識「肺形草」,當時不知道要從萼片長度來分辨不同品種肺形草,所以不知道南澳南澳南線林道上的肺形草是哪一種?

這玉山肺形草的萼片還有畫眼影,真是華麗。
『東方肉穗野牡丹』
「東方肉穗野牡丹」是個分布非常廣泛的野牡丹,曾經在低海拔的內雙溪古道(海拔約500m)上看過它,也曾經在中海拔的二萬坪車站(海拔約1900m)旁看到它。
這次在1900m海拔的〖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不同路段,也看到「東方肉穗野牡丹」。
幾次遇到「東方肉穗野牡丹」都是在潮濕的環境,陽光多寡倒是影響不大,「東方肉穗野牡丹」大概非常是重視水分的植物。

若不是看到葉片上的氣孔,一下子認不出來這兩個不同植株是「東方肉穗野牡丹」。

『台灣山毛櫸』
最後3.8km觀景台旁的這株台灣山毛櫸,近距離看,才看到明顯的黃色。

個人還不是很熟悉台灣山毛櫸,若是單獨一棵台灣山毛櫸出現在面前,我未必能夠辨識出來。

透光下,可以很清楚看到葉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