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頁 (共 8 頁)

發表於 : 03/03/2008 1:49 pm
Imperfect Information
fayever 寫:我一個朋友在英國唸書。在留學期間,發現罹患白血病。
當地政府不但讓她以當地公民的價格享用醫療保險資源(包括藥劑、放射治療、診斷分析等等),甚至在就學結束,要回台灣時,英國主治醫師還特地要求台灣部份的醫院一定要與她密切保持連絡。
她很好奇,詢問原因,英國醫師說:「你是我的病人,我一定要負責到底,不能讓你換了醫院而有任何閃失」。

她只是個唸語言學校,在英國唸書三年的小外國留學生。
沒有繳稅、沒有貢獻(對英國)。
英國為什麼要對她那麼好,讓她能夠以可負擔的價格醫治那需要天價醫療費用的疾病?

健保也許有她的弊病。貪小便宜、鑽取巧門是人性。沒有一種制度是可以完美無缺的。與其在這裡火拼那些濫用醫療資源的傢伙,還不如把力氣放在那些吃好喝好、亂逃漏稅的混帳。
這是我朋友的朋友的真實故事:

朋友的朋友(以下稱 A 小姐)是個從美國某大學交換到台大學中文的留學生,到了台灣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受到感染,喉嚨跟氣管發炎,休息了許久都沒有痊癒,也沒有保險,加上有點語言不通,不知道要如何跟醫生交談,不敢隨便去看病,後來拖了一個禮拜還是被架去台大附近的某個耳鼻喉科診所掛了號看病。掛號的時候,A 小姐除了美國護照跟台大學生證之外什麼證件都沒有,更別說健保卡了。她勉強的用中文跟診所的行政人員交談,填了點基本資料,付了掛號費之後,稍等片刻就見了醫生。醫生一看到她,就開始用流利的英文跟她對話,讓她很驚訝。詳談之下,才得知那醫生在美國留學過數年,英文程度相當不錯。在語言問題凌空消失之際,醫生也很順利的診斷出 A 小姐的問題所在,給了她藥單(跟帳單)。診斷結束之後,A 小姐擔心的就是要去哪裡配藥跟費用的問題,畢竟在美國,看醫生不便宜,藥也要不少錢,對一個沒有收入了留學生是個很大的負擔。結果,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她除了掛號費之外,沒有再多付一毛錢,藥也在診所裡面就一起發給她了(在美國要拿藥單去藥局配藥,診所通常沒有藥局),省了她不少時間,金錢跟精力。

她後來很高興的說台灣的健保有多好,她的花費有多麼的少,但是我覺得,這不是健保的功勞,而是那個醫生在做功德。一個沒有健保卡的人去看病,醫生怎麼有辦法跟健保局請求給付?那醫師可能還陪了錢,花了時間又給了免費的藥,卻只收了無法反應成本的掛號費。

在台灣,要上醫學院是非常的不容易的,通常都是每年聯考前百分之一的考生才能錄取醫學院,而且在高中的時候就要作好決定,對一個學生在決心跟能力的要求之高,是其他科系難以相比的。但是當真正出了學校,還要面對健保局愛付不付的態度,跟付了健保費就自以為是大爺的顧客(注)的苦衷,你能對醫生要求多少?有人跟他們還在就學的時候說過,當他們醫學院畢業之後,他們的薪水是被健保局給付控制住的?假如他們了解了,會有多少人願意從醫呢?

但仔細想想,世界上哪裡看病有如台灣那麼方便的,可以當天掛號就馬上看病,而且連藥都可以一起領?這可是在沒有健保之前就這樣了,有健保之後,對醫療服務本身有幫助嗎?還是在表面上便宜了人民,陪上了醫療系統本身的健康?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苦了的還不是人民?

注;我不說病人,因為就是有人沒病也去看病,目的就是要拿藥回家“收藏“,堆在藥櫃裡。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8/2008 7:11 am
shiningle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包含台灣

有完整影片可看
Sick around the world


台灣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xgge.html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8/2008 7:33 am
chester
shininglee 寫: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包含台灣

有完整影片可看
Sick around the world


台灣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xgge.html
前天首播我就看了,還下載存成檔案(老婆要)。

這個系列的觀點跟 Michael Moore 的 Sicko 類似,但是採訪的範圍比較廣,
涵蓋了五個國家(英、日、台、德、瑞士)的醫療保險制度,但是不像
Sicko 這麼深入。

台灣的部份很有意思,Sicko 則完全沒有談到台灣的情況

Chester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8/2008 9:59 pm
auplume
chester 寫:還下載存成檔案
請問像這種連結如何下載阿,我一時不知如何弄?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8/2008 10:44 pm
jiasai
chester 寫:
前天首播我就看了,還下載存成檔案(老婆要)。

這個系列的觀點跟 Michael Moore 的 Sicko 類似,但是採訪的範圍比較廣,
涵蓋了五個國家(英、日、台、德、瑞士)的醫療保險制度,但是不像
Sicko 這麼深入。

台灣的部份很有意思,Sicko 則完全沒有談到台灣的情況

Chester
以它提供的資料
台灣健保的花費跟其他國家的比
真是九牛一毛
壓縮的結果不知是好是壞 :oops: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9/2008 12:17 am
chester
jiasai 寫: 以它提供的資料
台灣健保的花費跟其他國家的比
真是九牛一毛
壓縮的結果不知是好是壞 :oops:
短期而言,對病人好,對醫生壞 :roll:

長期來看,對大家都壞

Chester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9/2008 7:35 am
jiasai
chester 寫:
jiasai 寫: 以它提供的資料
台灣健保的花費跟其他國家的比
真是九牛一毛
壓縮的結果不知是好是壞 :oops:
短期而言,對病人好,對醫生壞 :roll:

長期來看,對大家都壞

Chester
嘿嘿
我的看法跟你一樣
但我想很多人都會把成敗放在醫療人員的"醫德"上
認為如果失敗,那就是這些人為富不仁
忽略了大家都是人,只有極少數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9/2008 11:32 am
shininglee
auplume 寫:
chester 寫:還下載存成檔案
請問像這種連結如何下載阿,我一時不知如何弄?
不用這麼麻煩
Youtube PBS channel 就有了

Re: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介紹五國健保制度

發表於 : 04/19/2008 1:52 pm
chester
auplume 寫: 請問像這種連結如何下載阿,我一時不知如何弄?
我是用 CosmoPod

Chester

發表於 : 04/19/2008 10:11 pm
Imperfect Information
之前讀到一個報導說那些肥胖的跟一般健康狀況不是很好的健康保險客戶對保險公司比較賺錢,因為通常那些客戶通常都是像是心臟病或是腦溢血的一下就過去了,比較不會需要長期看護跟治療。反倒是那些很注重健康的人,得到的都是一些死不了人的慢性病,或是病倒了但是可以撐的比較久,反而花費的比較多… :roll:

發表於 : 04/20/2008 6:08 pm
jiasai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之前讀到一個報導說那些肥胖的跟一般健康狀況不是很好的健康保險客戶對保險公司比較賺錢,因為通常那些客戶通常都是像是心臟病或是腦溢血的一下就過去了,比較不會需要長期看護跟治療。反倒是那些很注重健康的人,得到的都是一些死不了人的慢性病,或是病倒了但是可以撐的比較久,反而花費的比較多… :roll:
這個是營利性保險公司的範圍
"全民"健保這種全部保的考量又不同 :roll:

發表於 : 04/20/2008 11:40 pm
mingchei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之前讀到一個報導說那些肥胖的跟一般健康狀況不是很好的健康保險客戶對保險公司比較賺錢,因為通常那些客戶通常都是像是心臟病或是腦溢血的一下就過去了,比較不會需要長期看護跟治療。反倒是那些很注重健康的人,得到的都是一些死不了人的慢性病,或是病倒了但是可以撐的比較久,反而花費的比較多… :roll:
就風險概念而言,人口老化相對的慢性疾病盛行 .
至於誰花的比較多 ?
答案恐怕是用高科技的人比較多.
同樣用於降壓藥品,利尿劑跟其它的阻斷劑類藥品也價差頗大.
治療技術改變也讓許多猝死疾病得以改善如 血管支架 .

只不過如樓上說的一般商業保險可以透過很多手法來限制風險分攤
但社會保險就是要好桃子跟酸檸檬混一起.
不然就玩不下去了.

個人認為台灣的健保制度成功恐怕最主要要感謝的是那些醫療人員.

因為光有錢是幹不了活的 .

發表於 : 04/21/2008 12:06 am
Imperfect Information
mingchei 寫: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之前讀到一個報導說那些肥胖的跟一般健康狀況不是很好的健康保險客戶對保險公司比較賺錢,因為通常那些客戶通常都是像是心臟病或是腦溢血的一下就過去了,比較不會需要長期看護跟治療。反倒是那些很注重健康的人,得到的都是一些死不了人的慢性病,或是病倒了但是可以撐的比較久,反而花費的比較多… :roll:
就風險概念而言,人口老化相對的慢性疾病盛行 .
至於誰花的比較多 ?
答案恐怕是用高科技的人比較多.
同樣用於降壓藥品,利尿劑跟其它的阻斷劑類藥品也價差頗大.
治療技術改變也讓許多猝死疾病得以改善如 血管支架 .

只不過如樓上說的一般商業保險可以透過很多手法來限制風險分攤
但社會保險就是要好桃子跟酸檸檬混一起.
不然就玩不下去了.

個人認為台灣的健保制度成功恐怕最主要要感謝的是那些醫療人員.

因為光有錢是幹不了活的 .
我之前會提出來我讀到的這個新聞轉述的某個研究報告,是因為這跟我們的認知不同。一般我們認知是,不注意健康的人,在醫療上會花費的比較多,所以健保(至少是在這個研究所在地-美國)通常對他們收費也收的比較高。但是實際上他們短期花費比較高,但整體而言,花費反而少很多…

不知道這個報告是否在反證美國健保公司按健康狀況跟病史定價其實是多此一舉反而陪更多錢? :oops:

發表於 : 04/21/2008 11:30 am
mingchei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
我之前會提出來我讀到的這個新聞轉述的某個研究報告,是因為這跟我們的認知不同。一般我們認知是,不注意健康的人,在醫療上會花費的比較多,所以健保(至少是在這個研究所在地-美國)通常對他們收費也收的比較高。但是實際上他們短期花費比較高,但整體而言,花費反而少很多…

不知道這個報告是否在反證美國健保公司按健康狀況跟病史定價其實是多此一舉反而陪更多錢? :oops:
這個並不完全如此,因為現在所提很多不良健康行為如肥胖等都是與
慢性疾病有關. 所以基本上保險公司也沒錯,美國是以商業保險當成醫療保險的
主力與台灣相差頗大而且每家又有不同的商品組合,甚而有些大型企業乾脆自己來攪健康保障體系其制度算是全世界最多樣化的舉凡你想的到的
他應該都會有.

只是每人每年平均消費64xx美元,但平均餘命僅77.8而且還有為數約一半的人沒有健保.

發表於 : 04/21/2008 2:16 pm
Alex Tsai
mingchei 寫:因為現在所提很多不良健康行為如肥胖等都是與慢性疾病有關.
不…良…咳咳咳…健康行為……咳咳…如…肥…胖…等… 嗯,咳咳… :evil:

發表於 : 04/21/2008 7:18 pm
jiasai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 我之前會提出來我讀到的這個新聞轉述的某個研究報告,是因為這跟我們的認知不同。一般我們認知是,不注意健康的人,在醫療上會花費的比較多,所以健保(至少是在這個研究所在地-美國)通常對他們收費也收的比較高。但是實際上他們短期花費比較高,但整體而言,花費反而少很多…

不知道這個報告是否在反證美國健保公司按健康狀況跟病史定價其實是多此一舉反而陪更多錢? :oops:
這點我想保險公司是不會賠更多錢吧

無病史,較健康的人保費較少是沒錯(但通常也較年輕)
而有疾病的人(通常也較老)保費也較高
我想他們的保費計算並沒有把"關心"自己身體健康的風險計入(這個很難吧,因為並不是注重的人就真的會健康,而不注重的人也有很多都活很久也很健康的,所以我覺得就算計入這個"關心"因子,也是以檢查結果反推的吧)
所以
第一,這個研究可能有一些變因沒釐清而做出如此結論(年齡,經濟水準,關心如何衡量.....)
第二,保險公司精算的基準就算是較(注重)健康,較少的保費應該還是用一般人做標準,所以不管怎麼算,他都賺的啦,就算這個結論是成立的,應該是會多賺很多而不是賠吧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