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頁 (共 3 頁)

發表於 : 08/08/2009 11:48 pm
esummerimac
lxg 寫:看了兩位的討論, 讓我想起兒時的動畫... 機動警察 :D (不知台灣方面叫什麼名字)

恕刪...
是攻殼特工隊?還是攻殼機動隊? :roll:

發表於 : 08/09/2009 12:53 am
老殊
近曰找回了Mamiya7出外拍攝,深深体會了DSLR的好處,也回味了底片機的興味. 相較SLR所要付上的代價,倒不如玩的更瘋,往120的世界跑,好使你按下快門前,三思構圖、光圈、快門等已被遺忘/或早被一個P字取代了的千變萬化組合.

發表於 : 08/09/2009 2:44 am
chester
esummerimac 寫:由於沒有積極的理由與需求
所以就一直在用SLR,而且還是一顆標準鏡頭拍到底...8)
這中間有多少懷舊與鄉愁之類的情結嗎?
似乎也沒有
或著我自己沒發現? :roll:

所以即使數位當道這麼些年,我也就這麼樣拍呀拍的⋯��
所以?哈哈...我也不知道!
嗯,偶爾可以見到停止進化的物種...

Chester

發表於 : 08/09/2009 12:44 pm
lxg
esummerimac 寫:是攻殼特工隊?還是攻殼機動隊? :roll:
這個:

(中間比較小的那位就是能夠適應神經網絡的機械師, 他師父就是我說的老手...)

圖檔

發表於 : 08/10/2009 12:40 pm
Imperfect Information
這是我在網上讀到的一些攝影師所寫說,底片(我想是指正片)在顏色層次的表現比數位相機要好,而且掃描器能掃描到的顏色層次也比目前相機能擷取的多,所以底片還是有它的優點在(也可能是唯一剩下的優點在)。至於底片的缺點就多到不用談了,我想大家在能只能有一台相機的情況下不大可能還會選擇底片機…

這當然不代表他們所說得就絕對正確,但是讓我開始對底片機有感到好奇。

發表於 : 08/10/2009 1:19 pm
chester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這是我在網上讀到的一些攝影師所寫說,底片(我想是指正片)在顏色層次的表現比數位相機要好,而且掃描器能掃描到的顏色層次也比目前相機能擷取的多,所以底片還是有它的優點在(也可能是唯一剩下的優點在)。至於底片的缺點就多到不用談了,我想大家在能只能有一台相機的情況下不大可能還會選擇底片機…

這當然不代表他們所說得就絕對正確,但是讓我開始對底片機有感到好奇。
網路上那些攝影師的話,參考一下就好,很多在 DP Review 出沒的攝影師,
強項也只是攝影師。他們對採光、構圖、取景、攝影時機等,的確是經驗
豐富,拍出來的作品也很棒。但涉及數位攝影的科技層次,很多人就搞不
清楚了。舉例來說,我看過很多人對數位相機 ISO 設定的討論,內容錯誤
百出,慘不忍睹。是攝影師,不代表對數位攝影背後的科技,一定有透徹
的理解。另外我跟 DP Review 討論區的一些人討論數位相機雜訊的問題。
我告訴他們常見的雜訊有三種,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呢!

你知道嗎,網路上很多攝影師,現在還堅持用 JPEG 拍東西。如果是這些
人告訴你底片的色彩層次比較豐富,也就難怪了!

Chester

發表於 : 08/10/2009 3:10 pm
進藤光
嗯~直到怪醫的正確說明,要不然這一篇幾乎錯誤連篇... :badgrin: :badgrin: :badgrin:

區區從最暗到最亮只有256種明暗層次的JPEG直出,也在那裡爽,當然就不會知道4096明暗層次、16384明暗層次拍出來的效果是啥? :badgrin: :badgrin: :badgrin:

數位底片與傳統底片的完整比較,到底誰幹掉誰?早就有雜誌詳細測試報導,網址就不貼了,自己想辦法找。 :badgrin: :badgrin:

怪醫說的雜訊有三種,是指明度、彩度、電流雜訊嗎? :roll:

發表於 : 08/10/2009 5:47 pm
chester
進藤光 寫: 怪醫說的雜訊有三種,是指明度、彩度、電流雜訊嗎? :roll:
讀出雜訊(read out noise):電路讀取 CCD 內容時產生的雜訊,又稱 preamplifier noise

暗電流雜訊(dark current noise):與 CCD 的溫度、曝光時間有關。溫度越高,曝光時間越長,這種雜訊越多。

光子雜訊(photon noise):因為 CCD 接受到的光子來源不是穩定的

http://www.roperscientific.de/tnoisesrc.html

Chester

發表於 : 08/10/2009 6:36 pm
進藤光
原來如此,跟我猜的差不多!只是我猜的部份只寫在MSN上。 :lol: :lol:
本來我還想要說【暗部雜訊】、【亮部雜訊】、【灰階雜訊】來亂一下~ :badgrin: :badgrin: :badgrin:

發表於 : 08/11/2009 12:52 pm
Imperfect Information
chester 寫:網路上那些攝影師的話,參考一下就好,很多在 DP Review 出沒的攝影師,
強項也只是攝影師。他們對採光、構圖、取景、攝影時機等,的確是經驗
豐富,拍出來的作品也很棒。但涉及數位攝影的科技層次,很多人就搞不
清楚了。舉例來說,我看過很多人對數位相機 ISO 設定的討論,內容錯誤
百出,慘不忍睹。是攝影師,不代表對數位攝影背後的科技,一定有透徹
的理解。另外我跟 DP Review 討論區的一些人討論數位相機雜訊的問題。
我告訴他們常見的雜訊有三種,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呢!

你知道嗎,網路上很多攝影師,現在還堅持用 JPEG 拍東西。如果是這些
人告訴你底片的色彩層次比較豐富,也就難怪了!

Chester
就是不知道網路上的是說的是真是假,所以才會想要自己去實驗看看。數位是有它絕對的優勢,不然現在的底片機怎麼會那麼便宜呢?

拍立得已經停產了,Kodachrome 也不再生產了,假如底片機都變成只是收藏在防潮箱裡面的古董,雖然說來是科技進步而淘汰舊的技術,但那還真的有點悲哀。

這樣說起來,Holga 那種 lomography 相機會不會成為底片機中最後的生存者?因為會去用它照相的人本來就不是想要要求說照出來的成品畫值有多好,而是它畫值的缺陷?

發表於 : 08/11/2009 1:31 pm
chester
Imperfect Information 寫:假如底片機都變成只是收藏在防潮箱裡面的古董,雖然說來是科技進步而淘汰舊的技術,但那還真的有點悲哀。
支撐某種文明活動,都需要某些基礎建設。
例如汽車,必須有道路、加油站、汽車廠、保養廠、交通法規這些東西。

底片攝影受到的挑戰,數位科技的進步只是其中一項。讓底片終將消失
的,還是基礎建設的崩陷。沖洗藥水、沖印店的減少,乃至於消失,
與底片的消失彼此互為因果,也註定這個產業最終的命運。

悲哀,只是鄉愁的兄弟。數位時代成長的人,對底片是不會有這種情緒的。

Chester

發表於 : 08/11/2009 11:27 pm
esummerimac
chester 寫:嗯,偶爾可以見到停止進化的物種...

Chester
閱~ 8)

發表於 : 08/11/2009 11:47 pm
Imperfect Information
esummerimac 寫:
chester 寫:嗯,偶爾可以見到停止進化的物種...

Chester
閱~ 8)
說到停止進化的物種,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前看到的這個影片:Elsa Dorfman Polaroid 20x24 Camera

超級大的拍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