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sai 寫:
使用者付費跟社會互助的觀念相信有受過教育的人都很明白
所以住國外或任何公民、外國人於台灣居住等,若沒有付過健保費,本要付更高的醫療費;若有付健保費,則享有公民享有的健保系統。有誰不是使用者付費?
jiasai 寫:不管你住在哪,只要有照實繳稅(不只繳健保費,因為如果你看診的比例跟一般人一樣,只出那些保費,我想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提供這樣的服務吧,那你就是在佔同胞不合理的便宜)
那是制度的問題,和你倒底付多少稅是無關的。而且:
1) 住國外並不代表一定就沒繳稅;同樣的,住國內也一定有一堆人在逃稅;再者健保主要是和健保費、自付等有直間關係,而不是設計成和繳稅與否有直接關連。所以請不要再混淆是否繳稅與健保一事。
2) 這主要是公民權的事情,無關繳稅。
3) 你的邏輯明顯有誤。如果有照實繳稅,看診的比例跟一般人一樣,你認為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提供這樣的服務吧,也是在佔同胞不合理的便宜。
如果 "有照實繳稅,看診的比例跟一般人一樣",那不就是一般人?何來佔便宜?
再者,還是和第一、第二點相同。這無關繳稅與否,是公民權的問題。
jiasai 寫:仔細想想吧
健保虧損的原因很多
但拿最大原因來說不要檢討次要原因?
是不是在轉移焦點呢?
倒底是誰才在轉移焦點呢?
裡面最大的原因是吃大鍋飯人性的問題。人民要繳的少,又想拿的多,因此不可能沒有制度的副作用 (醫療資源被浪費)。所以我說最浪費的是沒事就上醫院的,和救起來沒用,家屬卻一定要救的那些狀況,而非偶而回國看病的。後者若有繳保費,本享我國公民該有的健保,沒什麼好討論;若沒繳保費,本來就付較高的醫療費 (自付)。這都是公民、任何生病者會做的事,何來轉移焦點?
反而沒事拿住國外者來指責才是轉移焦點。若住台灣者可以這樣沒事戴帽子,請問若一堆繳了健保費,沒回台用過資源的人,是不是同樣也可以指責。如果這樣沒道理的話,何以反過來會有道理?
繳稅很了不起嗎?難不成繳了點稅,就可以到處指責沒繳稅的人用了公共道路?
jiasai 寫:至於說到貢獻,當然不只繳稅而已,但要說貢獻大就要怎樣怎樣,誰判定?
如果有共識,要如何禮遇再說吧
胸襟小氣?
已經說過了,這和繳稅無關,是公民權與健保/自付等的問題。是指責者一直在提是否繳稅,但很顯然是兩件事。按指責者的意思,豈不是孤兒、失業者、單親家庭主婦.....等,都佔大家便宜?就算這些人佔了點便宜又如何?他們也是公民,本該享有公民該有的權力。
再者,保險制度本是為處於多數處於中間的人設想、用集體的保費來達到眾人都可以避險的方法,自然會有同樣繳錢,卻從來沒用過的;也有繳了錢,卻一直用資源的人。這在任何保險制度裡都是常態。
如果要一直提繳稅、貢獻度等,又如此自以為站在正義一方的姿態。我覺得直接和大家說您去年繳了多少稅、對社會又貢獻了多少吧!或許我等也會為你的狀況、偉大付出而感到不平。但同樣、也更重要的是,你若真的覺得自己是在替國外的人、為部份公民多繳錢,卻只用到一點資源,那就替自己省點錢,連健保費也不用繳了,生病自付 (和許多住國外的人一樣),這樣就不用老覺得屬於被佔便宜的一方。
jiasai 寫:如果健保沒虧到要加保費,要壓縮醫療人員,誰不想大方當大爺?
大家都是股東兼會員,倒了誰都沒好處
說說只當會員的人有何不可?
小氣?
果然是大爺的口氣
我們只在討論是非,或論述是否有起碼的根據與邏輯,無關大爺與否,和公民的氣度倒還算是有些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