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日本影像風格

發表於 : 05/01/2005 12:25 am
applestyle
一直很喜歡日本服裝雜誌那種影像風格
不像台灣或歐洲的影像鮮豔
感覺特別柔和舒服
除了現場環境的佈局
還有光線外
有什麼是必須掌握的訣竅呢?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發表於 : 05/01/2005 12:48 am
進藤光
原來這是素材辭典的圖片啊..... :lol:

拍照時故意 over 1-2 級不就很白了?

發表於 : 05/01/2005 12:58 am
ross_tt
進藤光 寫:原來這是素材辭典的圖片啊..... :lol:

拍照時故意 over 1-2 級不就很白了?
問題是這樣子做原本白色的物體細節就會不見了,不信的話你去看婚紗公司拍的照片就知道,故意 over 一點,主角的臉就變得"白泡泡、幼咪咪",問題是這樣一來,女主角婚紗上的紋路也就跟著一片慘白,看不到蕾絲上的細節了。

圖檔

這張照片女主角白色襯衫上的縐褶清晰可見,如果 over 1~2 EV 就完全不能看了。

發表於 : 05/01/2005 12:59 am
applestyle
進藤光 寫:原來這是素材辭典的圖片啊..... :lol:

拍照時故意 over 1-2 級不就很白了?
可是這樣連人物都會OVER啊!!
如果用吸管去檢查最亮的地方並不是全白
還是有一點顏色

發表於 : 05/01/2005 5:25 am
bryanchang
ross_tt 寫: 問題是這樣子做原本白色的物體細節就會不見了,不信的話你去看婚紗公司拍的照片就知道,故意 over 一點,主角的臉就變得"白泡泡、幼咪咪",問題是這樣一來,女主角婚紗上的紋路也就跟著一片慘白,看不到蕾絲上的細節了。
這個我看 Faust 是專家. :-)

要是我的話,我會這樣幹:

麻豆穿著淺色,背光 -> EV + 1/3, 低 ISO, 大光圈拍照 -> Photoshop Duplicate Layer, Mode: Screen -> Quick Mask -> 把周遭的亮度加大但是保持人物的細節。

偷用 Fuigo 的照片來當範例:

原照片:
圖檔

一層 Screen
圖檔

兩層 Screen
圖檔

三層 Screen
圖檔

Re: 日本影像風格

發表於 : 05/02/2005 5:13 am
a-bon
不管什麼訣竅.要看你(攝影師)想要表達什麼東西
把腦袋裡想的.心裡面的感絕
透過相機.構成一幅畫面
給你的
是一個感覺
一個情境
一個故事
一個悸動
一張好的照片.是要能拍出生命的感動
在技巧上.拼命的鑽
那也只能淪為一個攝影的工匠
..................................................................................太嚴肅ㄎㄎㄎ

發表於 : 05/02/2005 5:25 am
applestyle
並不是為了技巧啦!!
只是因為廣告設定了這樣的影像風格
希望能營造出生活的情境
很柔和舒服的感覺
而這種影像是最符合商品的的屬性
因此才會有這樣的要求

就像黑眼豆豆代言的IMAC G5那隻廣告也是這種情境
或是類似IKEA的型錄

發表於 : 05/03/2005 9:43 pm
stupidRoy
background over 1 step , shoot it on neg. Neg holds more detail, even you over 2 step you are still able to scan the detail in highlight !

發表於 : 05/06/2005 11:18 pm
minjia
試試看HMI,調子比較柔。

發表於 : 05/06/2005 11:35 pm
applestyle
minjia 寫:試試看HMI,調子比較柔。
您好!!
請問HMI是什麼意思?
看日本的這些影像好像是用自然光打出來的
如果在攝影棚中可以打出這樣的燈光嗎?

發表於 : 05/07/2005 12:54 am
foto
我認為用hmi的可能性蠻大的,而且需要一個非常寬大,挑高也非常高的空間來讓光線在其中漫射。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打開棚頂,用大面積的天窗加上大面積的控光幕(和棚相近面積)來拍攝。如此在拍攝上最方便,也最便宜。

發表於 : 05/07/2005 1:17 am
applestyle
foto 寫:我認為用hmi的可能性蠻大的,而且需要一個非常寬大,挑高也非常高的空間來讓光線在其中漫射。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打開棚頂,用大面積的天窗加上大面積的控光幕(和棚相近面積)來拍攝。如此在拍攝上最方便,也最便宜。
所以像相片中的光線也是用人工營造出來的嗎? :shock:

發表於 : 05/07/2005 4:15 am
Watcher!
applestyle 寫:
foto 寫:我認為用hmi的可能性蠻大的,而且需要一個非常寬大,挑高也非常高的空間來讓光線在其中漫射。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打開棚頂,用大面積的天窗加上大面積的控光幕(和棚相近面積)來拍攝。如此在拍攝上最方便,也最便宜。
所以像相片中的光線也是用人工營造出來的嗎? :shock:
是的!也有用自然光加上棚燈~~重點是色溫的控制。
用負片(Negeative)~~請不要亂打奇怪的縮寫(Neg?)
;沒人這樣寫的!那請教我正片;color reversal怎麼縮寫?
寬容度雖比正片大~但1.數位相機上沒這分別 2.你得保證轉圖時~~譬如掃圖時,色階能如原圖一樣~~這簡直不可能!3.光用負片環境光不仔細調校~~白搭!不是over 幾檔的問題!
HMI 的價錢~~知道了下巴會合不攏!不實際!
用大量的白反光材料,仔細地調整各處的光比~~用類似安瑟亞當斯的分區曝光法原理~~攝影真的不只是有多大的顯示 LED 就可以的!!唉!Flickr.com 到處是垃圾照片!枉費這網站的強大功能! :cry: :evil:

發表於 : 05/07/2005 1:22 pm
minjia
HMI 的價錢~~知道了下巴會合不攏!不實際!


假設這個案子預算還可以,用租的啦,買下來真的很貴。

發表於 : 05/07/2005 3:04 pm
Faust
minjia 寫:HMI 的價錢~~知道了下巴會合不攏!不實際!


假設這個案子預算還可以,用租的啦,買下來真的很貴。
+1

發表於 : 05/07/2005 3:38 pm
ross_tt
Faust 寫:
minjia 寫:HMI 的價錢~~知道了下巴會合不攏!不實際!
假設這個案子預算還可以,用租的啦,買下來真的很貴。
+1
浮博士,好久不見!(還是要改口說:浮博士,您回來啦!)

發表於 : 05/07/2005 9:43 pm
Alex Tsai
ross_tt 寫:
浮博士,好久不見!(還是要改口說:浮博士,您回來啦!)

在下向來稱 Faust 為浮爺,現在似乎只需要多重複一個字即可符合流行! :badgrin:

發表於 : 05/07/2005 10:42 pm
stupidRoy
Q-Watcher 寫:
applestyle 寫:
foto 寫: 用負片(Negeative)~~請不要亂打奇怪的縮寫(Neg?)
;沒人這樣寫的!那請教我正片;color reversal怎麼縮寫?
:
tra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