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Gigabit 網路埠串接 NAS 與電腦
發表於 : 12/21/2013 8:17 pm
Dear all,
最近正在規劃自己的備份方案,因為目前受限於現有的電腦僅有 USB 2.0,為了加速存取外接除存裝置的效率,就想改用 NAS 取代外接硬碟盒,也同時解決外接硬疊合的散熱問題。
我使用的 TP-Link 無線網路分享器雖然有 802.11n 300Mbits/s 的速度,但在有線端僅有 10/100 LAN Port,如果直接使用,就無法享受Gigabit Ethernet 高於 USB 2.0 頻寬的優勢;就算升級為 Gigabit Ethernet,也會受限於802.11n。只有把 NAS 直接接在電腦的 LAN Port,才能夠避免受限於分享器的頻寬。
對於一般 Mac 使用者,只需要分享網路連線,沿用多數支援 Mac 的NAS 工具,可以很快連接 NAS。我使用 OpenSuSE,QNAP 的 Qfinder 僅支援 Mac 與 ubuntu,必須手動開啟 System Message Log 搜尋 QNAP MAC 的 Address,才順利找到被分配的 IP,登入管理界面。
詳細的 NAS 與電腦連接方式可以參考 Connect NAS to your Computer Directly
測試的結果還在整理中,簡單來說,以 Gigabit Ethernet 相對於 USB 2.0,讀取有比較大幅度的提昇,寫入沒有。
這又延伸出一件測試後才瞭解的事實:消費型的低階 NAS 實際傳輸速度受限於內建的處理器,並不能發揮 Gigabit Ethernet 的效能。一台二手的 Atom 主機,搭配免費的 FreeNAS 都可以比低階 NAS 有更好的讀取與寫入效能。別放棄 Atom 的 EeeBox 與小筆電,其實他們還有很多可以繼續應用的方向。
如果你有與 PC 交換資料的需求,NAS 也是個不錯的方案,可以不必考慮檔案系統、USB 電源的輸出與穩定、長時間使用的散熱問題,
Best regards,
Amigo
最近正在規劃自己的備份方案,因為目前受限於現有的電腦僅有 USB 2.0,為了加速存取外接除存裝置的效率,就想改用 NAS 取代外接硬碟盒,也同時解決外接硬疊合的散熱問題。
我使用的 TP-Link 無線網路分享器雖然有 802.11n 300Mbits/s 的速度,但在有線端僅有 10/100 LAN Port,如果直接使用,就無法享受Gigabit Ethernet 高於 USB 2.0 頻寬的優勢;就算升級為 Gigabit Ethernet,也會受限於802.11n。只有把 NAS 直接接在電腦的 LAN Port,才能夠避免受限於分享器的頻寬。
對於一般 Mac 使用者,只需要分享網路連線,沿用多數支援 Mac 的NAS 工具,可以很快連接 NAS。我使用 OpenSuSE,QNAP 的 Qfinder 僅支援 Mac 與 ubuntu,必須手動開啟 System Message Log 搜尋 QNAP MAC 的 Address,才順利找到被分配的 IP,登入管理界面。
詳細的 NAS 與電腦連接方式可以參考 Connect NAS to your Computer Directly
測試的結果還在整理中,簡單來說,以 Gigabit Ethernet 相對於 USB 2.0,讀取有比較大幅度的提昇,寫入沒有。
這又延伸出一件測試後才瞭解的事實:消費型的低階 NAS 實際傳輸速度受限於內建的處理器,並不能發揮 Gigabit Ethernet 的效能。一台二手的 Atom 主機,搭配免費的 FreeNAS 都可以比低階 NAS 有更好的讀取與寫入效能。別放棄 Atom 的 EeeBox 與小筆電,其實他們還有很多可以繼續應用的方向。
如果你有與 PC 交換資料的需求,NAS 也是個不錯的方案,可以不必考慮檔案系統、USB 電源的輸出與穩定、長時間使用的散熱問題,
Best regards,
Am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