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耳機的廠商以及iPod video的雜音

歡迎對 iPod 以及其他可攜帶式影音裝置,與音樂、電影等相關資訊進行交流。

版主: Alex Tsaijimmy1019老刀

內容
發表人
頭像
forger
基本會員
文章: 61
註冊時間: 05/03/2005 7:03 am

#21 文章 forger »

喔喔實在都是很有水準的文章………來打岔一下

小弟是沒錢玩音響啦!不過「音響神話」倒是聽過很多,關於音響心理學的效應,小弟記得最清楚的音響調校方法就是「綠布」調校法,我不知道當年這方法有沒有出現在「音響論壇」雜誌上,不過倒是我的一些前輩都試過。

喔,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幾塊綠色的布,不管任何材質,棉麻絲合成纖維皆可,蓋在音響器材或者塞在音響櫃裡,音色就會更好。

那時小弟因為覺得太好笑了,所以沒去試。不過把CD片先冰在冷凍櫃再拿出來聽,這個小弟倒是有玩過。甚至當年還要「養」CD,就是要用好的飛力普雷射頭去run,不可以用日系機器,因為日系的雷射太強,會「傷害」CD上的訊號坑洞。

還有,當年我的那一對揚聲器(牌子忘了,反正那家英國公司現在也不見了),很愛耍脾氣,每次搬動過後,音色就毛毛躁躁的,要連續餵他幾天古典弦樂曲目,他才會慢慢「沈澱」下來。

當然關於線材的神話,更是不計其數,害小弟當年連喇叭線都要用純銀線自己絞。結果後來又覺得純用銀線聲音又過於「清亮」,還必須絞幾股無氧銅線進去。

唯一獲得別人「證實」「認同」的調校神話則是「水晶」調校法,就是去水晶店買一堆工廠加工剩下的碎水晶,無色的,裝在袋子裡,鋪在器材下方或上方。我用過比較有效的是用在CD隨身聽上,只要墊上水晶墊,聲音馬上結實有形起來,原本有一點「模糊」的「聲音線條」(這是啥?)就變得清晰起來了,這個調校法是連我那個只用電腦喇叭聽音樂的學妹都分得出來的,後來我那袋水晶就被她搶走了。

小弟對電子學是一竅不通啦!不過當年倒是有幸聽過高級LP(不是台語喔!)轉盤(炮銅轉盤,鑽石唱針之類的)加上真空管銘機的聲音,明明知道這兩個都是失真率很高的東西,可是那個聲音只能用永生難忘之類的詞來形容。

我也很希望ipod配上某個「不管好推不好推的」耳機,就可以重溫當年那種如沐春風的聲音呀!(我可以學人家講「松香味」「耳油流出來了」嗎?) :D
頭像
rlong
嗜冰客
文章: 1530
註冊時間: 04/30/2001 1:01 am
來自: 新竹
聯繫:

#22 文章 rlong »

forger 寫:喔喔實在都是很有水準的文章………來打岔一下

小弟是沒錢玩音響啦!不過「音響神話」倒是聽過很多,關於音響心理學的效應,小弟記得最清楚的音響調校方法就是「綠布」調校法,我不知道當年這方法有沒有出現在「音響論壇」雜誌上,不過倒是我的一些前輩都試過。

喔,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幾塊綠色的布,不管任何材質,棉麻絲合成纖維皆可,蓋在音響器材或者塞在音響櫃裡,音色就會更好。

那時小弟因為覺得太好笑了,所以沒去試。不過把CD片先冰在冷凍櫃再拿出來聽,這個小弟倒是有玩過。甚至當年還要「養」CD,就是要用好的飛力普雷射頭去run,不可以用日系機器,因為日系的雷射太強,會「傷害」CD上的訊號坑洞。

還有,當年我的那一對揚聲器(牌子忘了,反正那家英國公司現在也不見了),很愛耍脾氣,每次搬動過後,音色就毛毛躁躁的,要連續餵他幾天古典弦樂曲目,他才會慢慢「沈澱」下來。

當然關於線材的神話,更是不計其數,害小弟當年連喇叭線都要用純銀線自己絞。結果後來又覺得純用銀線聲音又過於「清亮」,還必須絞幾股無氧銅線進去。

唯一獲得別人「證實」「認同」的調校神話則是「水晶」調校法,就是去水晶店買一堆工廠加工剩下的碎水晶,無色的,裝在袋子裡,鋪在器材下方或上方。我用過比較有效的是用在CD隨身聽上,只要墊上水晶墊,聲音馬上結實有形起來,原本有一點「模糊」的「聲音線條」(這是啥?)就變得清晰起來了,這個調校法是連我那個只用電腦喇叭聽音樂的學妹都分得出來的,後來我那袋水晶就被她搶走了。

小弟對電子學是一竅不通啦!不過當年倒是有幸聽過高級LP(不是台語喔!)轉盤(炮銅轉盤,鑽石唱針之類的)加上真空管銘機的聲音,明明知道這兩個都是失真率很高的東西,可是那個聲音只能用永生難忘之類的詞來形容。

我也很希望ipod配上某個「不管好推不好推的」耳機,就可以重溫當年那種如沐春風的聲音呀!(我可以學人家講「松香味」「耳油流出來了」嗎?) :D
您說的這些都是舊聞,沒什麼新鮮創意,
我倒是想出一個新玩法,可以請幾位乩童起乩到神廟去請一尊掌管音樂的神像到家裡的音響室恭奉起來,
每天早晚三注香,那音響發出來的是神樂,不只讓您耳油直流,還會飄飄欲仙。 :badgrin: :badgrin: :badgrin:
I love OPERA !
頭像
Jerry.
討論區管理員
文章: 1012
註冊時間: 01/09/2004 5:44 pm
來自: 黑暗的所在

#23 文章 Jerry. »

rlong 寫:
forger 寫: 喔,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幾塊綠色的布,不管任何材質,棉麻絲合成纖維皆可,蓋在音響器材或者塞在音響櫃裡,音色就會更......略。

您說的這些都是舊聞,沒什麼新鮮創意,
我倒是想出一個新玩法,可以請幾位乩童起乩到神廟去請一尊掌管音樂的神像到家裡的音響室恭奉起來,
每天早晚三注香,那音響發出來的是神樂,不只讓您耳油直流,還會飄飄欲仙。 :badgrin: :badgrin: :badgrin:

樓上的rlong兄,
不好意思,在下有點不同意您的觀點。
對於forger兄分享的意見,我覺得您不該說那是沒新鮮創意的舊聞。

也許對您這種比較有經驗的玩家來說,可能是舊聞。
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這些祕方。
姑且不論這些方法是不是真的都很有效,但至少都很有趣。
也為像我這種門外漢提供一些與Hi-End相關的知識。

就我個人而言,是很樂於看到這樣的資訊。
【老地方神聖狂吃團之黑吃客】
當違逆背叛之時,寫作是最後的依靠...... 黑色微博 & 黑色影像
頭像
rlong
嗜冰客
文章: 1530
註冊時間: 04/30/2001 1:01 am
來自: 新竹
聯繫:

#24 文章 rlong »

Jerry12 寫:樓上的rlong兄,
不好意思,在下有點不同意您的觀點。
對於forger兄分享的意見,我覺得您不該說那是沒新鮮創意的舊聞。

也許對您這種比較有經驗的玩家來說,可能是舊聞。
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這些祕方。
姑且不論這些方法是不是真的都很有效,但至少都很有趣。
也為像我這種門外漢提供一些與Hi-End相關的知識。

就我個人而言,是很樂於看到這樣的資訊。
對不起,我也很同意您的看法。

在這個民主自由的國度裡,人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無傷大雅,說說笑笑,人生是多采多姿的。 :badgrin:

您想要祕方嗎,說個故事給您聽,
話說數年前,剛買了一套DAAS音響分析器,當然啦,免不了舊有的音響器材東測測,西量量,
有一天測到Avalon的Sentinel喇叭中音在 850 Hz附近,暫態響應會發生振鈴(Ring---- Over damping), 於是日由所思,夜有所夢,寢食難安,
在各方奔波,四處拜師學藝,求取仙丹寧藥後,終於跑去SOGO百貨,買一條A級蠶絲被,打開中音喇叭單體,將裡頭美國純羊毛抽出,換上中國蠶絲,再測他一測,神蹟似的,振鈴消失了,哇哈哈哈!從此享受純淨的好聲囉! :badgrin:
I love OPERA !
nasx
新生訓練中
文章: 17
註冊時間: 06/26/2003 10:30 pm

#25 文章 nasx »

耶..是不是有點離題啦
bucks
新生訓練中
文章: 1
註冊時間: 11/28/2005 1:07 am

#26 文章 bucks »

說到當凱子,在下最近狠下心來直接攻頂,趁著人在美國的時候敗了世界上第二貴的內耳耳機:
http://www.sensaphonics.com/soft2x.html
完全沒有名氣的牌子,不特別出色的阻抗係數,
但是只能說這和 E3C/E4C 完全不是同一個檔次的東西。
至於聲音有沒有比 E5C 好兩倍,見仁見智吧。

不管是不是當凱子,這玩意兒用起來還真是爽斃了!
大大,請教一下
您這副soft2x買多少$$?
看您的評論好像不錯的樣子
剛好這公司在我住的城市附近
可以請您提供進一步的心得or資料嗎?
感恩先~~
JunPong
留言五百如一日
文章: 821
註冊時間: 07/20/2001 1:01 am
來自: Taipei/Taiwan

#27 文章 JunPong »

插個花:
以前和一些音響玩家聊心得,聽到後來根本就變成玄學了。
在PA的領域中,很多理念與Hi-End根本就背道而馳。
PA比較靠電子學,Hi-End則無法解釋,也許心理層面及先入為主的影響較大吧!
雜誌都把推薦的器材寫的,會飛天鑽地似的(因為要收廣告費),而買家在看了報導後,多少會被影響吧!
但不可否認的,Hi-End的設備無法用數據規格來衡量音質好壞,甚至搭配都是一們高深的學問,至於效果,投資報酬率,就見人見智囉!
聽自己親哥哥家裡的千萬設備,覺得回家聽自己的20萬級的還比較爽,為什麼?
因為他聽古典,而我愛ROCK & METAL!
請指教!
頭像
rlong
嗜冰客
文章: 1530
註冊時間: 04/30/2001 1:01 am
來自: 新竹
聯繫:

#28 文章 rlong »

JunPong 寫:插個花:
以前和一些音響玩家聊心得,聽到後來根本就變成玄學了。
在PA的領域中,很多理念與Hi-End根本就背道而馳。
PA比較靠電子學,Hi-End則無法解釋,也許心理層面及先入為主的影響較大吧!
雜誌都把推薦的器材寫的,會飛天鑽地似的(因為要收廣告費),而買家在看了報導後,多少會被影響吧!
但不可否認的,Hi-End的設備無法用數據規格來衡量音質好壞,甚至搭配都是一們高深的學問,至於效果,投資報酬率,就見人見智囉!
聽自己親哥哥家裡的千萬設備,覺得回家聽自己的20萬級的還比較爽,為什麼?
因為他聽古典,而我愛ROCK & METAL!
請指教!
我很同意您的看法!

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所謂『情人眼中出西施』,這就是為什麼外國人選出的世界小姐,有許多人看了很噁心的道理。

有人很喜歡現代畫,有人卻獨鍾古典畫,看了現代畫會頭暈嘔吐一樣。

總而言之,『藝術』這個玩意兒,自己喜歡就好。尋找知音,要順其自然,不要嘗試去改變別人的喜好,那麼人人都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麗。
I love OPERA !
頭像
rlong
嗜冰客
文章: 1530
註冊時間: 04/30/2001 1:01 am
來自: 新竹
聯繫:

#29 文章 rlong »

rlong 寫:
JunPong 寫:插個花:
以前和一些音響玩家聊心得,聽到後來根本就變成玄學了。
在PA的領域中,很多理念與Hi-End根本就背道而馳。
PA比較靠電子學,Hi-End則無法解釋,也許心理層面及先入為主的影響較大吧!
雜誌都把推薦的器材寫的,會飛天鑽地似的(因為要收廣告費),而買家在看了報導後,多少會被影響吧!
但不可否認的,Hi-End的設備無法用數據規格來衡量音質好壞,甚至搭配都是一們高深的學問,至於效果,投資報酬率,就見人見智囉!
聽自己親哥哥家裡的千萬設備,覺得回家聽自己的20萬級的還比較爽,為什麼?
因為他聽古典,而我愛ROCK & METAL!
請指教!
我很同意您的看法!

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所謂『情人眼中出西施』,這就是為什麼外國人選出的世界小姐,有許多人看了很噁心的道理。

有人很喜歡現代畫,有人卻獨鍾古典畫,看了現代畫會頭暈嘔吐一樣。

總而言之,『藝術』這個玩意兒,自己喜歡就好。尋找知音,要順其自然,不要嘗試去改變別人的喜好,那麼人人都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麗。

如果拜訪你家,我還是會選擇欣賞你哥的音響。 :badgrin:
I love OPERA !
頭像
ulysses
討論區管理員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05/18/2001 1:01 am
來自: Forgotten Realm
聯繫:

#30 文章 ulysses »

bucks 寫:
說到當凱子,在下最近狠下心來直接攻頂,趁著人在美國的時候敗了世界上第二貴的內耳耳機:
http://www.sensaphonics.com/soft2x.html
完全沒有名氣的牌子,不特別出色的阻抗係數,
但是只能說這和 E3C/E4C 完全不是同一個檔次的東西。
至於聲音有沒有比 E5C 好兩倍,見仁見智吧。

不管是不是當凱子,這玩意兒用起來還真是爽斃了!
大大,請教一下
您這副soft2x買多少$$?
看您的評論好像不錯的樣子
剛好這公司在我住的城市附近
可以請您提供進一步的心得or資料嗎?
感恩先~~
耳機費用是 US$ 750
耳模製作費用是 US$ 150

這個東西是量身訂做的,在下也是花了不少工夫才弄到。你有興趣的話,要先打 Sensaphonic 的免付費服務電話,他們會告訴你在你居住城市中和 Sensaphonic 有簽約的聽力專家,然後你自己去找聽力專家約時間製作耳模,大概要花半個小時時間。耳模製作好後,聽力專家會把耳模寄給 Sensaphonic,大概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Sensaphonic 會把製作好的耳機寄給聽力專家,他會再跟你約時間做最後調整。

順道一提,這隻是世上第二貴的內耳耳機,世上第一貴的內耳耳機是 UE-10 Pro。
ash nazg durbatuluk, ash nazg gimb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