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DVD Player 播DTS
版主: Alex Tsai、ross_tt、bryanchang、digdog
-
- 帳號已被取消
- 文章: 17
- 註冊時間: 03/16/2005 2:08 pm
- the real unknown
- 冰果室打手
- 文章: 2610
-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 來自: GMT-5
- 聯繫:
VINCENT 兄,請勿灌水。
如果你需要開新主題發問,請去新手發問區。
回到原討論話題,Mac 可用的 BitTorrent 軟體:
http://www.macupdate.com/search.php?keywords=bittorrent
如果你需要開新主題發問,請去新手發問區。
回到原討論話題,Mac 可用的 BitTorrent 軟體:
http://www.macupdate.com/search.php?keywords=bittorrent
ash nazg durbatuluk, ash nazg gimb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抱歉,搞錯主題ulysses 寫:VINCENT 兄,請勿灌水。
如果你需要開新主題發問,請去新手發問區。
回到原討論話題,Mac 可用的 BitTorrent 軟體:
http://www.macupdate.com/search.php?keywords=bittorrent

看這一篇:nchild 寫:請搜尋一下網路,以前有看到將Mac mini當成digital hub的文章,忘了在那看到,不過要加一台像是neustron或eyeTV的東西。
http://ubb.frostyplace.com.tw/viewtopic.php?t=13324
ash nazg durbatuluk, ash nazg gimb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 JamesChang
- 嗜冰客
- 文章: 1325
- 註冊時間: 05/10/2001 1:01 am
- 來自: Taipei
- 聯繫:
沒想到三年前起個頭
現在還有用
不過今非昔比了!
Apple也並非昏庸,新一代的 Power Mac G5
早已敲敲的附上了數位輸出(光纖only)
以免這些Mac愛用者翻臉。
只是在下好奇,既有數位輸出
為何只是“光纖“,那麼不乾脆呢?
技術上有那麼難嗎?
市面上一台1990台幣的DVD Player就已有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4.S端子插孔(影像輸出)
5.色差端子輸出(影像輸出)
市面上一片980台幣的PC用的聲霸卡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花3500台幣買PC主機板,onboard的聲霸卡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花五、六萬台幣買的1.8GHz PowerPC G5
他的主機板卻那麼寒酸
實在遺憾!
現在還有用
不過今非昔比了!
Apple也並非昏庸,新一代的 Power Mac G5
早已敲敲的附上了數位輸出(光纖only)
以免這些Mac愛用者翻臉。
只是在下好奇,既有數位輸出
為何只是“光纖“,那麼不乾脆呢?
技術上有那麼難嗎?
市面上一台1990台幣的DVD Player就已有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4.S端子插孔(影像輸出)
5.色差端子輸出(影像輸出)
市面上一片980台幣的PC用的聲霸卡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花3500台幣買PC主機板,onboard的聲霸卡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花五、六萬台幣買的1.8GHz PowerPC G5
他的主機板卻那麼寒酸
實在遺憾!
以下純屬個人想法。JamesChang 寫:沒想到三年前起個頭
現在還有用
不過今非昔比了!
Apple也並非昏庸,新一代的 Power Mac G5
早已敲敲的附上了數位輸出(光纖only)
以免這些Mac愛用者翻臉。
只是在下好奇,既有數位輸出
為何只是“光纖“,那麼不乾脆呢?
技術上有那麼難嗎?
市面上一台1990台幣的DVD Player就已有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4.S端子插孔(影像輸出)
5.色差端子輸出(影像輸出)
市面上一片980台幣的PC用的聲霸卡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花3500台幣買PC主機板,onboard的聲霸卡
1.光纖輸出
2.數位輸出端子(類似AV的插孔)
3.5.1聲道輸出端子(6個AV的插孔)
花五、六萬台幣買的1.8GHz PowerPC G5
他的主機板卻那麼寒酸
實在遺憾!
我猜蘋果是寧缺勿濫。
PC主機板上面onboard的聲霸卡,我自己用的結果,雖然連接頭很多,可是裡面的晶片品質通常平平。1990元的DVD player,雖然也是有內建AC3/DTS的解碼,
轉成梅花頭輸出
但是那些DAC的quality,還有電路設計(會影響雜訊干擾的程度)都跟兩三萬元的player有所差距。
平平都有光纖/5.1輸出的結果差很多...
就連光纖數位輸出,使用信號分析 sample差異,好壞的電路設計差異也是一覽無遺。
此外, apple一向不喜歡機器後面連接端子長一大堆,我自己覺得會讓背版變好醜。
很久以前我認為,不都是【數位輸出】嗎?都是 0,1 不會出錯,光纖跟數位同軸應該一樣,數十萬的 CD Player 跟電腦的 $1000 的 CD-RW 結果應該一樣.....
錯!大錯特錯!撥 CD 不只是時脈準確度.... 還有抖動修正的問題....
我把頂級 925X 主機板 (超過萬元),的 SPIDF 拿去朋友店裡,接百萬音響..... 真的是百萬!!下場是....... 連我都不想聽.....
他說用 CD-R 燒好拿去 CD Player 撥,搞不好還比 SPIDF 棒很多..... 淚......
http://www.dearhoney.idv.tw/
選【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就會看到:
結論:以後錄音室錄好【數位錄音】的檔案,唱片公司就直接賣給消費者,不要搞什麼 SACD, DVD-Audio, XRCD, HDCD.... 檔案複製,總不會失真....
檔案複製到哪裡?電腦?不是!直接傳給擴大機解碼!!現在已經有能接網路的擴大機了.....
錯!大錯特錯!撥 CD 不只是時脈準確度.... 還有抖動修正的問題....
Yes!同樣的,用 AV 端的【SPIDF 數位同軸輸出】也是有差,搞不好還比光纖數位輸出更差!!平平都有光纖/5.1輸出的結果差很多...
就連光纖數位輸出,使用信號分析 sample差異,好壞的電路設計差異也是一覽無遺。
此外, apple一向不喜歡機器後面連接端子長一大堆,我自己覺得會讓背版變好醜。
我把頂級 925X 主機板 (超過萬元),的 SPIDF 拿去朋友店裡,接百萬音響..... 真的是百萬!!下場是....... 連我都不想聽.....
他說用 CD-R 燒好拿去 CD Player 撥,搞不好還比 SPIDF 棒很多..... 淚......
http://www.dearhoney.idv.tw/
選【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就會看到:
我 120% 完全認同他的看法!!!只是在規格上不斷拉高,包括擁有更多的認證、更高位元的處理能力、更專業的處理項目,卻連基本的 16bit/44.1kHz 都無法好好的重現聲音,則實在是無法讓廣大的專業玩家去認同說 SB Audigy 2 ZS 是一張音質夠好的音效卡。
結論:以後錄音室錄好【數位錄音】的檔案,唱片公司就直接賣給消費者,不要搞什麼 SACD, DVD-Audio, XRCD, HDCD.... 檔案複製,總不會失真....
檔案複製到哪裡?電腦?不是!直接傳給擴大機解碼!!現在已經有能接網路的擴大機了.....
- the real unknown
- 冰果室打手
- 文章: 2610
-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 來自: GMT-5
- 聯繫:
SoundBlaster和on-board audio都分不清楚也可以寫這麼多。這裡在談數位輸出,和DAC有什麼關係?hairball 寫:以下純屬個人想法。
我猜蘋果是寧缺勿濫。
PC主機板上面onboard的聲霸卡,我自己用的結果,雖然連接頭很多,可是裡面的晶片品質通常平平。1990元的DVD player,雖然也是有內建AC3/DTS的解碼,
轉成梅花頭輸出
但是那些DAC的quality,還有電路設計(會影響雜訊干擾的程度)都跟兩三萬元的player有所差距。
平平都有光纖/5.1輸出的結果差很多...
就連光纖數位輸出,使用信號分析 sample差異,好壞的電路設計差異也是一覽無遺。
所以在有用的功能和看不到的地方的美觀,你選擇後者。hairball 寫: 此外, apple一向不喜歡機器後面連接端子長一大堆,我自己覺得會讓背版變好醜。
Eat well. Exercise. And die anyway.
- the real unknown
- 冰果室打手
- 文章: 2610
-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 來自: GMT-5
- 聯繫:
Co-ax 和 optical 都是 SPDIF。和 Co-ax 和 twisted pair 都是 Ethernet 一樣。光纖本來就比銅線來得好,可是不是因為轉換或編碼,而是它的抗干擾和長度上的優勢。同軸只要注意距離和電磁干擾,傳送的資料和光纖是一模一樣的。進藤光 寫:很久以前我認為,不都是【數位輸出】嗎?都是 0,1 不會出錯,光纖跟數位同軸應該一樣,數十萬的 CD Player 跟電腦的 $1000 的 CD-RW 結果應該一樣.....
錯!大錯特錯!撥 CD 不只是時脈準確度.... 還有抖動修正的問題....
Yes!同樣的,用 AV 端的【SPIDF 數位同軸輸出】也是有差,搞不好還比光纖數位輸出更差!!
我把頂級 925X 主機板 (超過萬元),的 SPIDF 拿去朋友店裡,接百萬音響..... 真的是百萬!!下場是....... 連我都不想聽.....
他說用 CD-R 燒好拿去 CD Player 撥,搞不好還比 SPIDF 棒很多..... 淚......
不過對那些非百萬級音響不聽的頭殼發燒友來說,你讓他去歌劇院聽現場,他一樣會抱怨 S/N 比不對。
專業和玩家兩個詞可以放在一起?只是在規格上不斷拉高,包括擁有更多的認證、更高位元的處理能力、更專業的處理項目,卻連基本的 16bit/44.1kHz 都無法好好的重現聲音,則實在是無法讓廣大的專業玩家去認同說 SB Audigy 2 ZS 是一張音質夠好的音效卡。
Eat well. Exercise. And die anyway.
哈哈哈..... 果然是高手.....SoundBlaster和on-board audio都分不清楚也可以寫這麼多。這裡在談數位輸出,和DAC有什麼關係?

SoundBlaster 從來都沒有 On-board 過.... 他應該說【音效卡】......

【聲霸卡】這個名字.... 現在有一堆的新人沒聽過..... 唉..... 我手上還有兩張【睡眠】中..... 一張還是 Live 版....
數位同軸雖然是用一般的香蕉插座,我覺得那只是便於利用現有的線材..... 純 0-1 輸出.... 沒類比訊號....
我猜想他說的是主機板內建 5.1, 7.1 解碼的晶片,但是懶得打字......

這個解碼晶片的音質,我只能用比大賣場賣的 DVD Player 還爛來形容...... 同一張主機板,用數位同軸輸出遠超過 D/A 的音質.....

- JamesChang
- 嗜冰客
- 文章: 1325
- 註冊時間: 05/10/2001 1:01 am
- 來自: Taipei
- 聯繫:
好!終於各位又言歸正傳了!
說真的,在下也玩過幾百萬級的音響
現在玩的是十萬台幣級以下音響
音質呢?
我猜90%的人都聽不出來!
或許還有人拿我的音響和他的床頭音響比呢!
就在下認知,其實,數位訊號的讀取都一樣,不會因為那是高級的,所以訊好多一個(哈!那就是錯誤訊號了),那是訊號的放大和轉換的差異而已,也有一部份是傳輸線材因素,尤其光纖的傳輸線要有一定的等級,但也未必要用“發燒線“,Co-ax亦同。至於傳輸距離當然越短越好。有時候理論值和實際有些差距。
訊號的傳輸和轉換是完整程序,但不管數位或類比,最後到喇叭的傳輸就是類比,因為人類無法聽到數位碼。這是一個很嚴謹的過程,稍有差池就如同小孩開大車或大人坐玩具車,都會讓人看起來不協調。
電腦有電腦的解譯規則,每一張卡也都有他的解譯規則,每一套音響主幾也都有他的解譯規則,嚴謹一點也涉及喇叭規格。
講了這麼多,在下認為,規格功能有了才重要,其他的
音效要有多好那是廠商自己要去定的,他要賣得好賣得貴,當然轉換後品質(音質)要很好啊!
然而,基礎設備都沒有那還要拿什麼去和人家如何比?
就像要去和人比稿搶生意,圖面沒有、企劃案沒有、估價單沒有....的下場一樣。
說真的,在下也玩過幾百萬級的音響
現在玩的是十萬台幣級以下音響
音質呢?
我猜90%的人都聽不出來!
或許還有人拿我的音響和他的床頭音響比呢!
就在下認知,其實,數位訊號的讀取都一樣,不會因為那是高級的,所以訊好多一個(哈!那就是錯誤訊號了),那是訊號的放大和轉換的差異而已,也有一部份是傳輸線材因素,尤其光纖的傳輸線要有一定的等級,但也未必要用“發燒線“,Co-ax亦同。至於傳輸距離當然越短越好。有時候理論值和實際有些差距。
訊號的傳輸和轉換是完整程序,但不管數位或類比,最後到喇叭的傳輸就是類比,因為人類無法聽到數位碼。這是一個很嚴謹的過程,稍有差池就如同小孩開大車或大人坐玩具車,都會讓人看起來不協調。
電腦有電腦的解譯規則,每一張卡也都有他的解譯規則,每一套音響主幾也都有他的解譯規則,嚴謹一點也涉及喇叭規格。
講了這麼多,在下認為,規格功能有了才重要,其他的
音效要有多好那是廠商自己要去定的,他要賣得好賣得貴,當然轉換後品質(音質)要很好啊!
然而,基礎設備都沒有那還要拿什麼去和人家如何比?
就像要去和人比稿搶生意,圖面沒有、企劃案沒有、估價單沒有....的下場一樣。
- JamesChang
- 嗜冰客
- 文章: 1325
- 註冊時間: 05/10/2001 1:01 am
- 來自: Taipei
- 聯繫:
OnBoard Audio跟聲霸卡搞混,是我不對。當時在招呼客人,有點心不在焉。進藤光 寫:哈哈哈..... 果然是高手.....SoundBlaster和on-board audio都分不清楚也可以寫這麼多。這裡在談數位輸出,和DAC有什麼關係?![]()
SoundBlaster 從來都沒有 On-board 過.... 他應該說【音效卡】......![]()
【聲霸卡】這個名字.... 現在有一堆的新人沒聽過..... 唉..... 我手上還有兩張【睡眠】中..... 一張還是 Live 版....
數位同軸雖然是用一般的香蕉插座,我覺得那只是便於利用現有的線材..... 純 0-1 輸出.... 沒類比訊號....
我猜想他說的是主機板內建 5.1, 7.1 解碼的晶片,但是懶得打字......![]()
另,確實是懶得打字
我應該要寫成 轉成 六個或八個梅花頭輸出。
造成混淆,實在抱歉。
因為我指的是內建AC3/DTS解碼,那麼解碼完的梅花頭輸出,當然不會是coaxial SPDIF。.要轉換成六個梅花頭、八個梅花頭,當然要經過DAC.
聲霸卡我從一九九三年到現在,總共有過六張
記得第一張是古董的Sound Blaster Pro。
- JamesChang
- 嗜冰客
- 文章: 1325
- 註冊時間: 05/10/2001 1:01 am
- 來自: Taipei
- 聯繫:
在SoundBlaster AWE32推出的那時候有本雜誌有一篇音效卡的專文,裡面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電腦本身就是個雜訊產生器.
除了我的第一張音效卡Sound Blaster 2.0的ISA 八位元音效卡外,之後買的沒有一張卡超過NT$1000元,因為目前買得到的電源供應器輸出的電源品質夠純淨嗎?其他負載加上去後夠穩定嗎?其他硬碟,散熱風扇發出的雜訊是否混入了音效卡呢?
所以我一直對音效卡能輸出極佳的音質抱著懷疑的態度.如果要求好音質,還是乖乖去客廳用音響比較好.
當然,什麼等級的耳朵配什麼等級的設備,不然空有高級設備,卻聽不出和一般等級的設備有何差異,那買來也只是用來炫耀的.(很幸運的,我聽不出百萬級的和我家的音響音質哪裡不同^^)
這邊又讓我想到一個我爸告訴我的真實例子,
話說我爸有個朋友很有錢,那時候請我爸去他家聽(炫耀?)他的百萬級音響,聽了一下他便把交流電輸入電壓調高了5V,
"你聽,現在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那小提琴聲是不是有一種拖泥帶水的感覺,好像烤得不夠乾的吐司" (我爸沒說話,因為聽不出來)
接著他又把把交流電輸入電壓調低到比額定電壓低5V,
"現在的聲音又不一樣,那小提琴聲是不是有一種乾澀的感覺,好像烤得太乾的吐司" (我爸沒說話,因為還是聽不出來)
這時朋友把電壓調回了額定值,我爸這時忽然看到他調的東西根本是電壓表的歸零校正螺絲.從頭到尾電壓根本沒動過...
順便一提,即使是同一內容的兩張正版音樂CD,也有可能因為CD上的透明塑膠層有細微的氣泡或雜質造成讀取資料不同.
除了我的第一張音效卡Sound Blaster 2.0的ISA 八位元音效卡外,之後買的沒有一張卡超過NT$1000元,因為目前買得到的電源供應器輸出的電源品質夠純淨嗎?其他負載加上去後夠穩定嗎?其他硬碟,散熱風扇發出的雜訊是否混入了音效卡呢?
所以我一直對音效卡能輸出極佳的音質抱著懷疑的態度.如果要求好音質,還是乖乖去客廳用音響比較好.
當然,什麼等級的耳朵配什麼等級的設備,不然空有高級設備,卻聽不出和一般等級的設備有何差異,那買來也只是用來炫耀的.(很幸運的,我聽不出百萬級的和我家的音響音質哪裡不同^^)
這邊又讓我想到一個我爸告訴我的真實例子,
話說我爸有個朋友很有錢,那時候請我爸去他家聽(炫耀?)他的百萬級音響,聽了一下他便把交流電輸入電壓調高了5V,
"你聽,現在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那小提琴聲是不是有一種拖泥帶水的感覺,好像烤得不夠乾的吐司" (我爸沒說話,因為聽不出來)
接著他又把把交流電輸入電壓調低到比額定電壓低5V,
"現在的聲音又不一樣,那小提琴聲是不是有一種乾澀的感覺,好像烤得太乾的吐司" (我爸沒說話,因為還是聽不出來)
這時朋友把電壓調回了額定值,我爸這時忽然看到他調的東西根本是電壓表的歸零校正螺絲.從頭到尾電壓根本沒動過...
順便一提,即使是同一內容的兩張正版音樂CD,也有可能因為CD上的透明塑膠層有細微的氣泡或雜質造成讀取資料不同.
小宗宗部屋
照片日記,Cosplay照片...等
照片日記,Cosplay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