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貼齊格線」的指令?
有沒有「貼齊格線」的指令?
請教各位大大;
當我們在各資料夾中查看檔案時,如果用「大圖示」的時候,往往會看到檔案排列非常零亂重疊,要一個個的去搬開它們
請問Mac有沒有像Windows「檔案總管」所擁有的一個功能「貼齊格線」,可以立刻將零亂的圖示排列整齊,讓人一目了然?還是要一個個去搬動?
同時請問有沒有像「檔案總管」一樣有「縮圖」的功能?可以看到一個資料夾內所有的「影像檔」或「向量檔」的畫面縮小版,很容易找到所需要的圖檔?
當我們在各資料夾中查看檔案時,如果用「大圖示」的時候,往往會看到檔案排列非常零亂重疊,要一個個的去搬開它們
請問Mac有沒有像Windows「檔案總管」所擁有的一個功能「貼齊格線」,可以立刻將零亂的圖示排列整齊,讓人一目了然?還是要一個個去搬動?
同時請問有沒有像「檔案總管」一樣有「縮圖」的功能?可以看到一個資料夾內所有的「影像檔」或「向量檔」的畫面縮小版,很容易找到所需要的圖檔?
Re: 有沒有「貼齊格線」的指令?
"明月千里"你很不用功耶!明月千里 寫:請教各位大大;
當我們在各資料夾中查看檔案時,如果用「大圖示」的時候,往往會看到檔案排列非常零亂重疊,要一個個的去搬開它們
請問Mac有沒有像Windows「檔案總管」所擁有的一個功能「貼齊格線」,可以立刻將零亂的圖示排列整齊,讓人一目了然?還是要一個個去搬動?
同時請問有沒有像「檔案總管」一樣有「縮圖」的功能?可以看到一個資料夾內所有的「影像檔」或「向量檔」的畫面縮小版,很容易找到所需要的圖檔?
還是沒有看"輔助說明"對嗎?有試過自己找找看指令在哪裡嗎?
用膝蓋想也知道,怎麼可能沒有?
看"清單欄"
點"顯示方式"
點"打開顯示方式選項"
勾選"依底格排列"及
勾選"顯示圖像預覽"
拜託!!RTFM!!
最後由 linjacky 於 07/08/2005 4:5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看到了嗎?你可以變更圖示大小...等設定。
在桌面或是 Finder 裡面空白的地方按滑鼠右鍵(或 Ctrl+滑鼠左鍵),點選「打開顯示方式選項」,即可出現本視窗。
底下有「依底格排列」、「顯示項目資訊」、「顯示圖像預覽」、「排列方式」等設定。(若是在 Finder 打開此功能,則有「背景」顏色選項,有白色、彩色、圖片等不同的選擇)
不了解他的意思的朋友可以勾選看看反應如何。
另外:

在桌面上(或 Finder 中,沒有設定排列方式的情況下),不筐選任何物件的情況下,點選 Finder 下拉功能表「顯示方式」→「整理」,系統就會把桌面上所有物件貼齊底格排列。

在桌面上(或 Finder 中,沒有設定排列方式的情況下),您可筐選您指定的物件後,點選 Finder 下拉功能表「顯示方式」→「整理所選範圍」,系統就會把您筐選的目標物件貼齊底格排列。
進藤光兄,我現在用的 Windows 就有 Dock 喔~還有跟 Mac 長得一模一樣的環境。進藤光 寫:要是我寧可來問 XP 要怎樣才能有 Dock....
我的 XP 也想要有 Dock 不要【開始】....
但是骨子裡還是 Windows 啦~
請光顧這個網站, FlyakiteOSX
光進去網站就.....粉嚇人了。
Login的時候可以不用打Name,不過打了 Name 會在你方留下 cookie 方便下次光顧網頁的時候,
使用你上次的環境設定。

dock只是噱頭? 我可不那麼認為明月千里 寫:感謝Alex Tsai大大鼓勵和支持,小的心領了
進藤光兄:
對於PC和Mac,我的比諭是:川菜和台菜,人人各有所好
今天PC在世界上能擁有近90%以上的佔有率,歷久不衰,這表示它絕非泛泛之輩,比爾蓋茲更非吳下阿蒙
PC和Mac的優點,我認為都不能忽視
至於Dock,我個人不成熟的認為那只是一個漂亮的噱頭,實用性比不上「程式集」和「快顯功能表」
不過Mac的整體感覺,的確比Windows高雅了許多,這是無可否認的
除了美觀以外 還兼具其他的實用性 例如:
1. 用不同軟體開啟檔案
如果你有一大堆.ppt檔案 那用powerpoint看是會死人的
這時把keynote放在dock上 只要把.ppt拖到keynote上
自然就開啟了 省下點右鍵 open with的時間
這招在圖檔是更是好用
2. 如果你像我 RSS軟體和Mail沒在關的
dock上的icon可以告訴你有沒有新的訊息
3. 你也可以知道那些程式正在執行還沒被關掉
因為Mac可不是關掉視窗就可以結束程式的
4. 常用的程式就在dock上
用點的就開 還只要點一下 這總比用quicktime spotlight
更快開啟app吧!?
dock決不只是噱頭....
當然上述都有替代方案 只不過
電腦就是用來方便生活的 dock可以簡化你許多步驟...
whindang大大早安
首先聲明,我對Mac和PC都沒有偏見,我只是依個人經驗提出我人的看法
我想您對Windows可能不太熟吧?
1. 用不同軟體開啟檔案
在Windows,如果你要開啟xxx.ppt的檔案,只要在那個檔案上雙響,就會自動開啟powerpoint,連拖拉的動作都不必,如果是像.tif、.jpg這一類非專屬軟體副檔名的檔案,你可以預先指定要用那一個軟體開啟。
常用的檔案(數量自己設),會自動放在「開始/文件」裏
2. 如果你像我 RSS軟體和Mail沒在關的
在Windows,如果電腦收到新訊息(信件),會自動在右下角立即出現圖示,同時以聲音(自己指定的音樂)通知我們。
3. 你也可以知道那些程式正在執行還沒被關掉
在Windows,桌面下端的「工作列」,會很清楚的看到軟體是被縮小化還是被關掉,某些軟體還可以設定關掉視窗就是結束程式還是最小化。
4. 常用的程式就在dock上
在Windows,常用的程式可以放在「工作列」左邊的「快捷列上」,一目瞭然,放多少都沒有問題,只是不會像Dock一樣放大縮小而已,如果放太多,有一個雙箭頭,點取雙箭頭,一大串你預放的圖示就會出現任你挑選,否則就是隱藏的,次常用的軟體可以放在雙箭頭裏(Dock如果捷徑圖示放太多,會……)。
所以我才說Dock只是噱頭,不好意思,得罪了。
首先聲明,我對Mac和PC都沒有偏見,我只是依個人經驗提出我人的看法
我想您對Windows可能不太熟吧?
1. 用不同軟體開啟檔案
在Windows,如果你要開啟xxx.ppt的檔案,只要在那個檔案上雙響,就會自動開啟powerpoint,連拖拉的動作都不必,如果是像.tif、.jpg這一類非專屬軟體副檔名的檔案,你可以預先指定要用那一個軟體開啟。
常用的檔案(數量自己設),會自動放在「開始/文件」裏
2. 如果你像我 RSS軟體和Mail沒在關的
在Windows,如果電腦收到新訊息(信件),會自動在右下角立即出現圖示,同時以聲音(自己指定的音樂)通知我們。
3. 你也可以知道那些程式正在執行還沒被關掉
在Windows,桌面下端的「工作列」,會很清楚的看到軟體是被縮小化還是被關掉,某些軟體還可以設定關掉視窗就是結束程式還是最小化。
4. 常用的程式就在dock上
在Windows,常用的程式可以放在「工作列」左邊的「快捷列上」,一目瞭然,放多少都沒有問題,只是不會像Dock一樣放大縮小而已,如果放太多,有一個雙箭頭,點取雙箭頭,一大串你預放的圖示就會出現任你挑選,否則就是隱藏的,次常用的軟體可以放在雙箭頭裏(Dock如果捷徑圖示放太多,會……)。
所以我才說Dock只是噱頭,不好意思,得罪了。
怪怪的嗅覺。(汗)會不會又演變成常見的筆戰?
(例: .ppt 預設以 powerpoint 開啟,但想以 ketnote 來開啟時)
在 mac os 或 windows 都是可以透過 double click 來開啟,無須拖拉動作即可完成開啟動作;
而在 mac os 環境誠如 whindang 所言之拖拉方式,而在 windows (測試環境 windows xp)亦可。
windows 在拖拉檔案至工具列已開啟的程式時,該工作程式會先打開至桌面,然後放開滑鼠即可。
(若是直接拖拉至工具列該程式即放開滑鼠鍵會有提示訊息而無法開啟該檔喔)
隨個人喜好不同:在下就很感冒在 windows 程式執行時,工具列通知區域 (就是您說的右下角)亂七八糟的一堆圖示;雖然可以分別設定顯示與否,但不如 mac os 直接在 dock 原程式圖示以其他型態的通知方式來顯的容易判別(與美觀)。
(這傢伙總算有點建設性的文章了) 請多多指教。
在下認為先前 whindang 所表示的拖曳功能是指檔案可以藉由拖曳到指定的程式來開啟,而省去以右鍵方式選擇性開啟。明月千里 寫:1. 用不同軟體開啟檔案
在Windows,如果你要開啟xxx.ppt的檔案,只要在那個檔案上雙響,就會自動開啟powerpoint,連拖拉的動作都不必,如果是像.tif、.jpg這一類非專屬軟體副檔名的檔案,你可以預先指定要用那一個軟體開啟。
常用的檔案(數量自己設),會自動放在「開始/文件」裏
(例: .ppt 預設以 powerpoint 開啟,但想以 ketnote 來開啟時)
在 mac os 或 windows 都是可以透過 double click 來開啟,無須拖拉動作即可完成開啟動作;
而在 mac os 環境誠如 whindang 所言之拖拉方式,而在 windows (測試環境 windows xp)亦可。
windows 在拖拉檔案至工具列已開啟的程式時,該工作程式會先打開至桌面,然後放開滑鼠即可。
(若是直接拖拉至工具列該程式即放開滑鼠鍵會有提示訊息而無法開啟該檔喔)
前提亦是您開了相關的程式。明月千里 寫:2. 如果你像我 RSS軟體和Mail沒在關的
在Windows,如果電腦收到新訊息(信件),會自動在右下角立即出現圖示,同時以聲音(自己指定的音樂)通知我們。
隨個人喜好不同:在下就很感冒在 windows 程式執行時,工具列通知區域 (就是您說的右下角)亂七八糟的一堆圖示;雖然可以分別設定顯示與否,但不如 mac os 直接在 dock 原程式圖示以其他型態的通知方式來顯的容易判別(與美觀)。
(這傢伙總算有點建設性的文章了) 請多多指教。
在 mac 上也是直接點兩下開啟1. 用不同軟體開啟檔案
在Windows,如果你要開啟xxx.ppt的檔案,只要在那個檔案上雙響,就會自動開啟powerpoint,連拖拉的動作都不必,如果是像.tif、.jpg這一類非專屬軟體副檔名的檔案,你可以預先指定要用那一個軟體開啟。
常用的檔案(數量自己設),會自動放在「開始/文件」裏
在dock上開啟的方式卻是直接用滑鼠拖拉的方式就可以指定開啟的應用程式
對於非轉屬軟體副檔名的圖檔類型的照片來說
連指定都不用指定
直接拉到dock就能開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特別去指定
再說,指定開啟的應用程式多半是要全部都套用
又不見得就一定全部的圖檔類型的軟體都一定只會用一個軟體來開
直接拉到dock上,決對比你這樣指定來指定去還方便
更可以一次拉好幾個檔案同時開啟
所以說,還是要設定來設定去~3. 你也可以知道那些程式正在執行還沒被關掉
在Windows,桌面下端的「工作列」,會很清楚的看到軟體是被縮小化還是被關掉,某些軟體還可以設定關掉視窗就是結束程式還是最小化。
放太多會怎麼樣!? 爆炸嗎!?4. 常用的程式就在dock上
在Windows,常用的程式可以放在「工作列」左邊的「快捷列上」,一目瞭然,放多少都沒有問題,只是不會像Dock一樣放大縮小而已,如果放太多,有一個雙箭頭,點取雙箭頭,一大串你預放的圖示就會出現任你挑選,否則就是隱藏的,次常用的軟體可以放在雙箭頭裏(Dock如果捷徑圖示放太多,會……)。
不過也就是縮小一點而已
再起用放大功能還是可以看的很清楚,連檔案拉到dock上做開啟的功能都沒影響
再說 dock 放大功能的大小能自己決定是放大到多大,也不見得一定要用預設的放到最大
談到這兒已經和「貼齊格線」離題太遠,現在都是討論 dock 和 工具列了。
但是 dock 會放大縮小,快速啟動列則是得擠到箭頭裡去還得挑,反而不那麼快速。
各有各使用習慣的優缺點,設計原意皆是方便使用者就是。
只是,dock這玩意兒的功能確酷炫實用多了。
嗯,如果 dock 捷徑圖示放太多,會像 windows 工作列中快速啟動列般的亂;明月千里 寫:4. 常用的程式就在dock上
在Windows,常用的程式可以放在「工作列」左邊的「快捷列上」,一目瞭然,放多少都沒有問題,只是不會像Dock一樣放大縮小而已,如果放太多,有一個雙箭頭,點取雙箭頭,一大串你預放的圖示就會出現任你挑選,否則就是隱藏的,次常用的軟體可以放在雙箭頭裏(Dock如果捷徑圖示放太多,會……)。
但是 dock 會放大縮小,快速啟動列則是得擠到箭頭裡去還得挑,反而不那麼快速。
各有各使用習慣的優缺點,設計原意皆是方便使用者就是。
只是,dock這玩意兒的功能確酷炫實用多了。
您的問題就是出在您對 Windows 太熟了明月千里 寫:whindang大大早安
首先聲明,我對Mac和PC都沒有偏見,我只是依個人經驗提出我人的看法
我想您對Windows可能不太熟吧?

Mac 的 GUI 設計邏輯和 Windows 不大相同,用 Windows 的邏輯來操作,常常會鑽牛角尖,或是無法發揮真正的效能。
以 Double-Click 開啟檔案為例,Windows 的邏輯是副檔名,Mac 的邏輯則有兩層:首先會檢查檔案的 Creator 屬性,沒有 Creator 的話才會用副檔名。因此同樣都是 .jpg 檔,有些檔可以 Double-Click 用 Photoshop 開,有些檔可以 Double-Click 用 Preview 開,有些檔可以 Double-Click 用 GraphiConverter 開。
其次,Dock。Dock 設計的邏輯不是讓你方便啟動程式,而是作為 Drag & Drop 的接收器。如果你有一個 .jpg 檔案 Double-Click 用 Preview 開,你的 Dock 上有 Photoshop icon 或是 Photoshop 正在執行中,直接把那個檔案拖到 Dock 上的 Photoshop,就用 Photoshop 開了。把檔案拖到應用程式的 icon 上開啟檔案是 Mac 的常識,但是很奇怪的是 Windows 使用者大多不習慣用這種操作方式。
Mac 的 GUI 操作還有很多秘技,如果你熟知這些秘技,工作效率會大增。沿用上面 Dock 的例子說明:假設你在瀏覽器找到一段文字,想把那一段文字存成一個 .txt 文字檔,在 Windows 上你要怎麼做?
- 選取文字,按右鍵選 Copy 或 Ctrl-C
- 開啟 Notepad,按右鍵選 Paste 或 Ctrl-V
- 選取整段文字,把整段文字拖進 Dock 上的 TextEdit
再舉一個例子,當你把數位相機拍的東西掏出來放進一個檔案夾,然後用一些 Slideshow 瀏覽程式放大到整個螢幕觀看,看到有一張想要用 Photoshop 修改,瀏覽程式又沒有快速編輯熱鍵,在 Windows 上你該怎麼做?
- 把瀏覽程式縮到 Task bar
- 啟動 Photoshop
- 剛剛開啟的檔案夾應該還在工作列上,點選還原
- 找到你要修改的檔案
- 把檔案拖進 Photoshop 視窗中
- 把瀏覽程式視窗標題欄上的小 icon 拖進 Dock 上的 Photoshop
- 拖住那張圖片不放
- 按下 F9
- 把游標移到縮小的 Word 視窗上,等三秒鐘
以上的說明,重點不在比較 Windows 和 Mac 孰優孰劣,只是在告訴你,當你對一個操作環境不熟悉,自然會覺得他不好用。等你習慣了他的操作方式,這些東西都會變成直覺反應,那才能真正發揮一台電腦的效能,不管是 Windows 還是 Mac。
ash nazg durbatuluk, ash nazg gimb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ash nazg thrakatuluk agh burzum-ishi krimpatul.
hiko兄:
>>>1.在下認為先前 whindang 所表示的拖曳功能是指檔案可以藉由拖曳到指定的程式來開啟,而省去以右鍵方式選擇性開啟。
Windows一樣可以用拖曳的方式到指定的程式來開啟,不論程式是放在桌面的捷徑,還是在工作列都可以。
>>>2.在 windows 程式執行時,工具列通知區域 (就是您說的右下角)亂七八糟的一堆圖示
這方面就如你所說的個人喜好不同,那我就不予置評,不過Windows畫面沒有Mac那麼簡潔,這我不否認。
>>>(這傢伙總算有點建設性的文章了) 請多多指教。
老兄,我是初來貴寶地,而且是誠懇的來請教Mac的,尊重和感謝各位先進是我的初衷,我想我應該沒有冒犯過各位大大吧!是欺生嗎?還是……請不要用「這傢伙」來指著我,
kaoru兄:
指定軟體開啟是給你一個新的方便,你要用拖曳功能也還是可以呀!該有的功能都給你,你要如何選擇那是你的權利。
至於說專屬副檔名的檔案那就一定要專屬的軟體開(像.ai的檔案一定要用Adobe Illustrator開啟執行)那是有副檔名的專利問題,別人的軟體想要開啟.ai,可要付費經過Adobe同意的。
>>>「所以說,還是要設定來設定去~」
哈!Windows也有預設值呀,你不設定當然也可以,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去設定,那是你選擇的自由和權利。
>>>放太多會怎麼樣!? 爆炸嗎!?
當然不會,只是方便問題,這也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我個人也蠻喜歡Dock呀,怪可愛的,我壓根兒沒有否定過Dock!
ulysses管大說的很好,我非常能接受,我有說過,川菜和台菜各有所好,個人習慣而已,我也沒有排斥Mac。
PC使用者很少用拖曳的方式,我就很常用;這也是習慣問題,畢竟市井小民到公司企業幾乎都在用PC,而Mac的多是較專業的人士,它們的定位是不同的。
有一兩點,我也來做個說明:
1.瀏覽器找到一段已Mark文字,也可以用拖曳的方式到已開啟的Wordpad或記事本(拖到工作列的按鈕上不放,等一兩秒Wordpad開啟後拖進畫面中),也可拖到桌面上的捷徑來開啟。
2.至於在「檔案總管」縮圖中或瀏覽器中看到一張圖要用Photoshop開啟,也可照上述的方式來做。
其實這些不同作業系統的不同設計,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擁有喜好者,我個人兩種電腦都有,我不會特別偏好那一種,能在這兒作理性的討論討論,也未嘗不是好事一件,只要不流於情緒的謾罵或攻擊。
謝謝各位大大的指教。
>>>1.在下認為先前 whindang 所表示的拖曳功能是指檔案可以藉由拖曳到指定的程式來開啟,而省去以右鍵方式選擇性開啟。
Windows一樣可以用拖曳的方式到指定的程式來開啟,不論程式是放在桌面的捷徑,還是在工作列都可以。
>>>2.在 windows 程式執行時,工具列通知區域 (就是您說的右下角)亂七八糟的一堆圖示
這方面就如你所說的個人喜好不同,那我就不予置評,不過Windows畫面沒有Mac那麼簡潔,這我不否認。
>>>(這傢伙總算有點建設性的文章了) 請多多指教。
老兄,我是初來貴寶地,而且是誠懇的來請教Mac的,尊重和感謝各位先進是我的初衷,我想我應該沒有冒犯過各位大大吧!是欺生嗎?還是……請不要用「這傢伙」來指著我,
kaoru兄:
指定軟體開啟是給你一個新的方便,你要用拖曳功能也還是可以呀!該有的功能都給你,你要如何選擇那是你的權利。
至於說專屬副檔名的檔案那就一定要專屬的軟體開(像.ai的檔案一定要用Adobe Illustrator開啟執行)那是有副檔名的專利問題,別人的軟體想要開啟.ai,可要付費經過Adobe同意的。
>>>「所以說,還是要設定來設定去~」
哈!Windows也有預設值呀,你不設定當然也可以,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去設定,那是你選擇的自由和權利。
>>>放太多會怎麼樣!? 爆炸嗎!?
當然不會,只是方便問題,這也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我個人也蠻喜歡Dock呀,怪可愛的,我壓根兒沒有否定過Dock!
ulysses管大說的很好,我非常能接受,我有說過,川菜和台菜各有所好,個人習慣而已,我也沒有排斥Mac。
PC使用者很少用拖曳的方式,我就很常用;這也是習慣問題,畢竟市井小民到公司企業幾乎都在用PC,而Mac的多是較專業的人士,它們的定位是不同的。
有一兩點,我也來做個說明:
1.瀏覽器找到一段已Mark文字,也可以用拖曳的方式到已開啟的Wordpad或記事本(拖到工作列的按鈕上不放,等一兩秒Wordpad開啟後拖進畫面中),也可拖到桌面上的捷徑來開啟。
2.至於在「檔案總管」縮圖中或瀏覽器中看到一張圖要用Photoshop開啟,也可照上述的方式來做。
其實這些不同作業系統的不同設計,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擁有喜好者,我個人兩種電腦都有,我不會特別偏好那一種,能在這兒作理性的討論討論,也未嘗不是好事一件,只要不流於情緒的謾罵或攻擊。
謝謝各位大大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