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為 音樂 而嘆息~........

歡迎對 iPod 以及其他可攜帶式影音裝置,與音樂、電影等相關資訊進行交流。

版主: Alex Tsaijimmy1019老刀

內容
發表人
頭像
pkjiang
留言破百
文章: 132
註冊時間: 05/07/2005 11:14 am

#41 文章 pkjiang »

也有朋友說,錄音器材的盛行
讓現場演奏的樂團越來越難生存
以前的人要聽音樂,要去劇院,感受活生生的音樂
就算是最高級的音響,最好的錄音媒體
也不及在音樂廳仔細聆聽真人演奏的音樂
不過這種東西就是這樣,取其所好
其實很多時下的流行音樂去聽演唱會,也是會讓人感動

曾經很喜歡古典樂,也買了很多CD
可是後來發現真的會干擾我唸書(會去仔細聽每個音符的變化)
所以後來就改聽流行音樂,只有在心情好悠閒地時間才會拿出珍藏的CD來聽,雖然沒有真空管,聽起來一樣很舒服(人的快樂是比較級的,沒有比較,目前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K.Li
基本會員
文章: 32
註冊時間: 09/05/2005 12:43 am

#42 文章 K.Li »

ban 寫:
K.Li 寫: "原來過門這裡有把吉他在刷扣...這刷扣搭在這過門真是太妙了..."
"原來這percussion軌的mixdown做這麼立體,這麼層次...真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原本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深度...才又發現到...
這種說法對從小就聽電玩音樂的我來說,算是完全不會在意的。
因為我聽音樂主要是聽旋律,而不是聽那種對我來說算是花招的表現。
所以我可以忍受 FC 時代的音樂,我有很多張像是 DQ 或是 Street Fighter 的唱片,
就算只有像那種的電子音,我都能自得其樂。在聽旋律的同時,
我還能回想當時玩遊戲時的快樂。

而聽歌主要是聽歌的詞意。例如黃舒駿在「兩岸」中寫的詞就有趣,
把分離兩地的人及因為政政的無奈而造成的無奈描寫得挺好的。
這首歌我最初在廣播聽到,後來買了唱片,自己再轉成 MP3,
只為了方便聽這首歌,而不是在意音質的好壞而捨去聽的機會。

但正所謂自得其樂,我也有朋友是愛黑膠唱片到不行。
家裏從唱機、唱片、器材等等都相當講究。
我看他必需每一張唱片都重頭聽到尾,即便不是如此,
也要繁複地去處理換片工作。但朋友很能享受於這種氣氛。
聽起來果然是不同。我也認同。但不能改變我聽音樂的習慣。
我以前希望能多聽某些唱片中的某幾首,那時會錄成錄音帶,
現在不用,轉成 MP3 即可。
目前在我的 iTunes 裏,放有 2780 首曲子,
我每天都亂數播放,心血來潮時就點出某幾首放個一整天,
不然就是一同合唱。這是我要的氣氛。

因為音質而感嘆,我認為沒有必要。
什麼是音樂的價值?真是很嚴肅的問題啊。
我想除了對作者本身的意義之外,
對聆聽者而言的價值也是重要的。
能有以聽得出細微之音自得其樂的人,自然也有因為旋律及歌詞而自得其樂的人。
何必自以為是的為此感嘆呢?多從其他角度來看看吧。
至於沒有 MP3 才會有更多人來創作云云,真是不可思義的言論。
我相信許多歌手等人在創作時,第一個考慮的不是音質的問題。
我說得"中庸與平衡"您有懂這句話嗎???
旋律及歌詞當然會是我最在乎的部份...
不在乎音質得話您可以自己用150元的耳mic試試自己錄錄看...
就算旋律再好,詞再好那聲音都一樣恐怖...
如果您聽音樂像手機的和絃鈴聲一樣4bit或8bit的品質您都可以聽的很開心...
我只能說...您真知足...
中庸與平衡...思考一下這句話吧...
頭像
the real unknown
冰果室打手
文章: 2610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來自: GMT-5
聯繫:

#43 文章 the real unknown »

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

這首歌要用幾十萬元級的音響才能真的享受呢?才能聽到刷吉他的妙音呢?
Eat well. Exercise. And die anyway.
頭像
miel
資深嗜冰客
文章: 2120
註冊時間: 07/05/2004 5:55 pm
來自: LOVE SHUFFLE
聯繫:

#44 文章 miel »

the real unknown 寫: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

這首歌要用幾十萬元級的音響才能真的享受呢?才能聽到刷吉他的妙音呢?
我同意"中庸與平衡"在這裡的說法+1票
怎麼說呢?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個本事,從音樂聽出什麼SKILL,還好也並不是所有的人要從音樂裡聽出什麼SKILL才會爽,個人認為那常是炫技的思維居多,請勿見怪。
我同意聽音樂時「器材」很重要,但仍希望音樂人、音響人要常常把「音響只是再生音樂的一種手段」這句話銘記在心才好。
最後由 miel 於 09/21/2005 1:0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狂賀!眾望所歸,永遠的女神 凱瑟琳‧丹妮芙獲頒2008坎城影展特別獎!!
圖檔
頭像
進藤光
冰果室元老
文章: 3205
註冊時間: 03/16/2005 5:18 pm
來自: insoler.com
聯繫:

#45 文章 進藤光 »

the real unknown 寫: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

這首歌要用幾十萬元級的音響才能真的享受呢?才能聽到刷吉他的妙音呢?
ABBA 的歌要用百萬音響播放,才對得起他們.....
世界初、支援RAW相片上傳、分享、學習交流的 insoler • 社群網站https://www.insoler.com
攝影書:「美食写真の達人」進藤ヒカル・著
頭像
Ruental
留言五百如一日
文章: 607
註冊時間: 06/04/2004 10:15 pm
來自: Four Beast Mountains

#46 文章 Ruental »

進藤光 寫:
the real unknown 寫: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

這首歌要用幾十萬元級的音響才能真的享受呢?才能聽到刷吉他的妙音呢?
ABBA 的歌要用百萬音響播放,才對得起他們.....
嗚魯塞溢!通通抓起來做blind test四十回合就對了! :badgrin:
sony
留言破百
文章: 147
註冊時間: 05/24/2001 1:01 am
來自: Taipei, Taiwan

#47 文章 sony »

進藤光 寫:
ABBA 的歌要用百萬音響播放,才對得起他們.....
一般在台灣高級的進口音響,代理商的進價往往是消費者拿到的價錢的1/2-1/3,要看代理商多敢開價

所以一般所稱的百萬音響,其實際價值應該要打個3折到5折.而且沒有調整好的百萬音響,也有能發出破銅爛鐵的聲音.

建議把這個問題拆開成兩個:
1.聲音的格式,解析度不同的差別
2.音響心理學,什麼是人類喜歡聽的聲音
看起來這兩的部分很容易混淆,然後很容易吵來吵去

聲韻春秋雜誌(The Absolute Sound中文版)曾經兩度評論iPod的聲音,分別是:
-非常拙劣的聲音(mp3)
-也有非常hi-end的聲音(aiff, loss less AAC)

****************************************************************

唱片公司浪費了多少錢在行銷,包裝與宣傳.真正有多少錢是分給創作者與表演者的手上,來鼓勵他們呢?

MP3流行的現象突顯了這個問題. iTune store的熱賣狠狠地打了唱片公司的行銷與業務一個耳光
頭像
ross_tt
冰果室最佳貢獻男
文章: 8061
註冊時間: 05/25/2001 1:01 am
來自: 台灣/高雄市

#48 文章 ross_tt »

sony 寫: 一般在台灣高級的進口音響,代理商的進價往往是消費者拿到的價錢的1/2-1/3,要看代理商多敢開價
這個我相信!

小弟曾在高雄某家音響代理商的直營店裡看到德國 Canton 的一對書架型喇叭,原價一對要八萬,我去聽的時候(一位玩音響的長輩帶小弟去的),店家說因為已經放三年多賣不出去了,三萬就可以賣了。可惜當時小弟家中的綜合擴大器推不動(在 Demo 的時候,一開始菜鳥業務用的是萬把元的 AV 擴大機推,聲音難聽的要死;後來長輩把店長叫來,叫他換 M 牌 PM-14 擴大機推,整個音場像是換了一對喇叭一樣)因此作罷。沒想到事隔半年多之後,該位店長又打電話給我問說還有沒有興趣?當時小弟只隨口說了一句一萬五賣不賣,沒想到對方店長說:先來店裡聽聽麻!價錢好談。 :shock:

不過因為小弟家裡的擴大機一直還是用鳥擴大器,因此也就沒在去聽那組喇叭。 :badgrin:
【老地方神聖狂吃團之大吃客】
頭像
the real unknown
冰果室打手
文章: 2610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來自: GMT-5
聯繫:

#49 文章 the real unknown »

不禁為 鈔票 而嘆息~........
Eat well. Exercise. And die anyway.
頭像
DiorHomme
留言破百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03/12/2005 8:41 pm

#50 文章 DiorHomme »

sony 寫:唱片公司浪費了多少錢在行銷,包裝與宣傳.真正有多少錢是分給創作者與表演者的手上,來鼓勵他們呢?

MP3流行的現象突顯了這個問題. iTune store的熱賣狠狠地打了唱片公司的行銷與業務一個耳光
難怪她/他們死都不肯開Taiwan iTunes store
頭像
i4831
基本會員
文章: 26
註冊時間: 03/03/2003 8:03 pm

#51 文章 i4831 »

我自己有些想法......
1.我自己的音響系統如果認真算的話應該超過200萬了,不含經常性的校正,音響室設計等等!我每天聽很多音樂,什麼都聽,除了阿彌陀佛以外,對我來說,花這麼多錢,我要的是音樂本身的意義,還有對錄音的執著,對錄音工程記錄者的偉大工業致敬,這些是我認為音響要好一點的原因,所以對於錄音不好的,如一些流行歌曲,我鄙視,因為這只是留音,而非錄音,商業經濟音樂!錄這些流行音樂的人反正他門自己也不會有太多時間去專研這門科學,除了賺錢,晚上到PUB去的時間不能減少!我還是聽,但很少,基本上,不好的錄音我還是會買CD,其實內心偶爾只為那一二首“音樂性“的感動!
2.從walkmen時代到CD隨身聽,MD到現在的i-Pod我都有,我從來不把他們跟我的音響比,因為沒意義,我會買好一點的耳機,為的是不虧待自己的耳朵,但從不渴望他們真的原音重現,定位精準,音色飽滿,戴著耳機,不管哪一種,你在聽音樂時人在動,周邊環境、影像不同,同樣一段曲子、一個作品,絕對不像在固定空間裡有那麼多的情緒讓你真正去感受音樂,充其量,不就是耳邊有音樂罷了!所以,我還是戴著他們出門,這時候,我要的只是音樂了!

您說.....對不對?!
頭像
the real unknown
冰果室打手
文章: 2610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來自: GMT-5
聯繫:

#52 文章 the real unknown »

這種話題扯到第三頁才出現撒鈔票買風雅的暴發戶,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Eat well. Exercise. And die anyway.
頭像
Watcher!
嗜冰客
文章: 1321
註冊時間: 03/13/2005 4:30 pm
來自: 北城古都

#53 文章 Watcher! »

the real unknown 寫: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

這首歌要用幾十萬元級的音響才能真的享受呢?才能聽到刷吉他的妙音呢?
不會耶!我十九年前在老爸的麵包車裡聽錄音帶就有聽到哩! :lol:
時間是最大的原力,可都不在你我的身上。

Live Long and Prosper
sony
留言破百
文章: 147
註冊時間: 05/24/2001 1:01 am
來自: Taipei, Taiwan

#54 文章 sony »

可以輕鬆地聽音樂!

以前曾經"供養"過Stereophile A級榜等級的黑膠唱片設備(唱盤,唱臂,唱頭,昇壓器),收集了很多180克的唱片.這套系統的聲音是很好聽,但是有一個很令人困擾的問題:每次放唱片的時候要很小心地將唱頭放到唱片上,一面唱片快放完的時候要趕快又很小心地將唱頭抬起來,喝過酒或是疲倦的時候不敢去動它.每張唱片要保持最佳狀態,用專用的真空吸塵器清潔.依照每張唱片的厚度不同,要適時調整唱臂的VTA(垂直循跡角度),唱片每聽完一面不可以重複再聽,要等它冷卻,代價很高.

現在所追求的是希望可以輕鬆地聽音樂,想聽的時候就即刻撥放,即使音樂停了也不用去理會它.(再逐漸地提高聲音的品質)
頭像
Chao, the good one
嗜冰客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08/21/2001 1:01 am
來自: Bright Side of the Moon
聯繫:

#55 文章 Chao, the good one »

"唱片每聽完一面不可以重複再聽,要等它冷卻".....這實在太誇張了。

小弟也常聽 LP,不過都很隨便,反正這些類比東西本來就是消耗品。

Don't fall in love with something which can not love you back.......
sony 寫:可以輕鬆地聽音樂!

以前曾經"供養"過Stereophile A級榜等級的黑膠唱片設備(唱盤,唱臂,唱頭,昇壓器),收集了很多180克的唱片.這套系統的聲音是很好聽,但是有一個很令人困擾的問題:每次放唱片的時候要很小心地將唱頭放到唱片上,一面唱片快放完的時候要趕快又很小心地將唱頭抬起來,喝過酒或是疲倦的時候不敢去動它.每張唱片要保持最佳狀態,用專用的真空吸塵器清潔.依照每張唱片的厚度不同,要適時調整唱臂的VTA(垂直循跡角度),唱片每聽完一面不可以重複再聽,要等它冷卻,代價很高.

現在所追求的是希望可以輕鬆地聽音樂,想聽的時候就即刻撥放,即使音樂停了也不用去理會它.(再逐漸地提高聲音的品質)
===============
miel 寫:我同意"中庸與平衡"在這裡的說法+1票
怎麼說呢?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個本事,從音樂聽出什麼SKILL,還好也並不是所有的人要從音樂裡聽出什麼SKILL才會爽,個人認為那常是炫技的思維居多,請勿見怪。
我同意聽音樂時「器材」很重要,但仍希望音樂人、音響人要常常把「音樂只是再生音樂的一種手段」這句話銘記在心才好。
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是「 "音響" 只是再生音樂的一種手段」吧?

不過我實在看不出來只玩音響而沒在聽音樂的人,有什麼需要銘記什麼中庸與平衡.......。喜歡玩音響對有些人只是興趣,和喜歡音樂的人也是個興趣並沒有什麼差別,會有差別只是價值觀的問題。


.
頭像
ban
基本會員
文章: 99
註冊時間: 01/15/2003 10:55 pm
來自: 臺灣臺北市
聯繫:

#56 文章 ban »

K.Li 寫: 我說得"中庸與平衡"您有懂這句話嗎???
下刪...
對牛彈琴是滿痛苦的事,不過我願意再廢話一點。
我寄給你一首曲子了,那表示我的知足程度。
我還有更多你可能會覺得不能入耳的曲子,
歡迎試聽喔。
看你是要聽夢幻之星一、二代的,還是勇者鬥惡龍三四五代的,
快打旋風二到三代、ZERO版的都有。
K.Li
基本會員
文章: 32
註冊時間: 09/05/2005 12:43 am

#57 文章 K.Li »

Chao, the good one 寫:"唱片每聽完一面不可以重複再聽,要等它冷卻".....這實在太誇張了。

小弟也常聽 LP,不過都很隨便,反正這些類比東西本來就是消耗品。

Don't fall in love with something which can not love you back.......
sony 寫:可以輕鬆地聽音樂!

以前曾經"供養"過Stereophile A級榜等級的黑膠唱片設備(唱盤,唱臂,唱頭,昇壓器),收集了很多180克的唱片.這套系統的聲音是很好聽,但是有一個很令人困擾的問題:每次放唱片的時候要很小心地將唱頭放到唱片上,一面唱片快放完的時候要趕快又很小心地將唱頭抬起來,喝過酒或是疲倦的時候不敢去動它.每張唱片要保持最佳狀態,用專用的真空吸塵器清潔.依照每張唱片的厚度不同,要適時調整唱臂的VTA(垂直循跡角度),唱片每聽完一面不可以重複再聽,要等它冷卻,代價很高.

現在所追求的是希望可以輕鬆地聽音樂,想聽的時候就即刻撥放,即使音樂停了也不用去理會它.(再逐漸地提高聲音的品質)
===============
miel 寫:我同意"中庸與平衡"在這裡的說法+1票
怎麼說呢?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個本事,從音樂聽出什麼SKILL,還好也並不是所有的人要從音樂裡聽出什麼SKILL才會爽,個人認為那常是炫技的思維居多,請勿見怪。
我同意聽音樂時「器材」很重要,但仍希望音樂人、音響人要常常把「音樂只是再生音樂的一種手段」這句話銘記在心才好。
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是「 "音響" 只是再生音樂的一種手段」吧?

不過我實在看不出來只玩音響而沒在聽音樂的人,有什麼需要銘記什麼中庸與平衡.......。喜歡玩音響對有些人只是興趣,和喜歡音樂的人也是個興趣並沒有什麼差別,會有差別只是價值觀的問題。


.
“實在看不出來只玩音響而沒在聽音樂的人,有什麼需要銘記什麼中庸與平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附議附議.........
每次跟他們分享一點想法...就以"我聽音樂十幾年xxxxxxxx"回我.....
是聽音響十幾年吧???看他在聽什麼就知道喜歡音樂是騙人的......
sony
留言破百
文章: 147
註冊時間: 05/24/2001 1:01 am
來自: Taipei, Taiwan

#58 文章 sony »

鑽石唱針刮過唱片溝槽的摩擦很大,其產生的高熱足以使唱片溝槽軟化,所以剛剛撥放完不要再重複撥放以免唱片溝槽永久變形.

我有三張180克的Nirvana專輯,黑膠唱片版本的感覺真的很棒,我非常喜歡他們的Bass

用好的音響聽重金屬搖滾,電吉他solo非常過癮,比起那些聽特效片的要好多了(老是聽玻璃摔破,敲金屬,或是聲樂裡面有哪些人在唱歌,誰站在哪個位置)

電子音樂也有很好的表現,我時常聽DJ Quicksilver的"作品",還有一些不知名的trance音樂,完全不會有舞廳那種噁心的重低音,取代的是非常Q,非常飽滿的低音.聽起來非常興奮.最近的Global DeeJays,The Sound of San Francisco,如果是壓縮比很大,那種背景擴音的感覺會消失.Crazy Frog的叮叮聲也會很沒有精神.(因為低音與高因不見了)

把PS2接上好的音響也會有好的表現,其實電玩的配樂都做的很好,甚至可以用來測試音響.
K.Li
基本會員
文章: 32
註冊時間: 09/05/2005 12:43 am

#59 文章 K.Li »

ban 寫:
K.Li 寫: 我說得"中庸與平衡"您有懂這句話嗎???
下刪...
對牛彈琴是滿痛苦的事,不過我願意再廢話一點。
我寄給你一首曲子了,那表示我的知足程度。
我還有更多你可能會覺得不能入耳的曲子,
歡迎試聽喔。
看你是要聽夢幻之星一、二代的,還是勇者鬥惡龍三四五代的,
快打旋風二到三代、ZERO版的都有。
我懂您的意思了.....
這些音樂充滿您的回憶...
事實上我小時後也玩過太四,勇五...
可是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應該用市場的比例來算更是少到一個境界...
頭像
the real unknown
冰果室打手
文章: 2610
註冊時間: 04/26/2001 1:01 am
來自: GMT-5
聯繫:

#60 文章 the real unknown »

聽個音樂要什麼黑膠、真空管...錢這麼多,人這麼閒,不會去把樂團雇回家裡聽現場?

人役於物。
Eat well. Exercise. And die anyway.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