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e 寫:
其實這個沒啥好抱怨的吧,你想要在一個環境生存,就必須學會那個環境使用的"語言",這個就是基本的尊重。
你想要跟別人作生意,當然要用對方的講話方式去討論事情?這種事情不是很平常的嗎?
能夠抱怨的應該是官方對不同語言的態度是否有所不同?
這部份我是不敢說台灣目前是公平的,但是要比"說台語罰錢"或是"限制方言節目播出時間"的年代好的太多
請恕小弟不能同意您的說法。因為「尊重」本來就是一件需要雙方共同妥協的事情;否則這種行為背後的心態,和仗著一句「有錢的是大爺」,便和店家無理取鬧的澳客,又有何不同?
在下自認台語不太輪轉,偏偏找上了一個家族上下數十口都說台語,較年邁的長輩甚至連國語都不通的女朋友。每次陪她回家時,總是看到我比手劃腳地,用夾雜著國語的生澀台語和其他人談天;令我感動的是,能夠說國語的人,在跟我交談時,總會自動體貼地換成國語;而對方真的聽不懂我的話時,我也總會適時地得到pass。雖然稱不上是平順溝通,甚至經常鬧出令人發窘的糗事,但我的感覺,卻是溫馨的。
回到當前社會上,我的感覺是:語言之爭,早已脫離了便利溝通的精神,而成為具有不同目的的族群,角力時所使用的工具。
小弟覺得,這也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有太多人不去在乎一件事物的精神為何,而只想方便地操縱它,做為達成自己目的的工具(法律便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長此以往,精神蕩然無存的結果不是就此毀壞,便是不成原形。
miel 寫:
幹嘛丟?!我根本就(曾經)是地下電台的技術人員,按怎?!
小弟勸miel姐一句話:縱使TVBS違犯法律,念在大姊您也曾是地下電台(應該也不合法吧?)的一份子,秉著「相煎何太急」的精神,這雞蛋還是留給別人去丟吧!
kevine 寫:
[餘文恕刪]
別忘了,我的父執輩遭受到可能是你百倍以上的歧視在過去四十年
你的委曲有部份也是來自這樣的反撲...
請小心使用如此的敘述。我被別人搶了一大筆錢,可不可以在之後找上他的子孫,連本帶利地給搶回來?
雖然對與錯往往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但我想在這個議題上並非如此....如果還在乎對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