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4 頁)
不禁為 音樂 而嘆息~........
發表於 : 09/14/2005 9:21 pm
由 djwasabi
現今 mp3的流行將ipod的流行推到了高點~
我覺得mp3是一種速食文化~像極了現代人
大家都覺得mp3很方便~但卻大大了抹煞了音樂的價值~
一首cd檔案的歌曲有40-60MB不等~
但經轉換卻連一半的大小都不到~音質差的連有耳朵的人都分辨的出來哪個是哪個~大家都覺得ipod很好~但我卻覺得他方便的底下卻藏著無內容的實質~
像極了西方的速食店家~
也許等到哪一天mp3的消失才是代表音樂的復活~
沒了mp3 大家都沒辦法在網路上傳遞~這樣才會有唱片公司和歌手願意出唱片~
當然回歸到原點~我們消費者才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最高層~
其實我最希望的是ipod是現今的最好的隨身聽~但我希望的是裡面是給cd 檔案專用的~而不是沒有power的mp3......

發表於 : 09/14/2005 9:37 pm
由 whindang
我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我認同至少50%...
不過cd轉成MP3, AAC之後
大部分充斥的靡靡之音
我根本分不出來音樂來自cd或者數位檔案...
所以您嘆息的內容應該包含我這種人才對

發表於 : 09/14/2005 9:39 pm
由 Changhsin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You don't buy CDs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MP3 files?!

發表於 : 09/14/2005 9:46 pm
由 djwasabi
Changhsin 寫: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You don't buy CDs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MP3 files?!

這位大大~我以前每個月的薪水有一半幾乎都花在買cd~
所以你覺得我再說傻話嗎~只是如今的mp3 流行讓我對音樂失去了信心~
難道以後說不定家庭劇院的音響主機如果播放的是mp3檔案~我真的會吐血

說不定真的有那麼一天.......
發表於 : 09/14/2005 10:05 pm
由 fayever
我都買CD
也聽iPod。
不過我幾乎都用Lossless轉,一首歌也是30~40M。
音樂本身的內容還是比較重要。
發表於 : 09/14/2005 10:10 pm
由 Ross
我有不同的想法....
因為MP3...我聽多了音樂...買多了CD...
因為MP3...我聽到了世界各地的音樂...
因為MP3...我更尊重音樂創作者...
因為MP3...我更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好聽的歌...
因為MP3...我每日有6小時以上的Music time...
發表於 : 09/14/2005 10:23 pm
由 進藤光
是應該嘆息..... MP3 這種將近 10 年的技術,竟然還沒淘汰...... Orz
要等到幾時 iTunes 才會提供 WAV, AIFF 的檔案??
發表於 : 09/14/2005 10:26 pm
由 fayever
偷偷問一下...
aiff跟aac有什麼不一樣...?

Re: 不禁為 音樂 而嘆息~........
發表於 : 09/14/2005 10:48 pm
由 shaoyen
djwasabi 寫:現今 mp3的流行將ipod的流行推到了高點~
我覺得mp3是一種速食文化~像極了現代人
大家都覺得mp3很方便~但卻大大了抹煞了音樂的價值~
一首cd檔案的歌曲有40-60MB不等~
但經轉換卻連一半的大小都不到~音質差的連有耳朵的人都分辨的出來哪個是哪個~大家都覺得ipod很好~但我卻覺得他方便的底下卻藏著無內容的實質~
像極了西方的速食店家~
也許等到哪一天mp3的消失才是代表音樂的復活~
沒了mp3 大家都沒辦法在網路上傳遞~這樣才會有唱片公司和歌手願意出唱片~
當然回歸到原點~我們消費者才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最高層~
其實我最希望的是ipod是現今的最好的隨身聽~但我希望的是裡面是給cd 檔案專用的~而不是沒有power的mp3......

那我還得要為毛筆跟書法嘆息,為底片跟相紙嘆息,為信封跟信紙嘆息,為水彩跟油畫顏料嘆息......
時代會變的,兄弟。
Re: 不禁為 音樂 而嘆息~........
發表於 : 09/14/2005 11:04 pm
由 fayever
shaoyen 寫:
那我還得要為毛筆跟書法嘆息
有時候還是挺嘆息的...
特別是面對大學生滿紙中文我卻看不懂幾個字的時候...Orz
Re: 不禁為 音樂 而嘆息~........
發表於 : 09/14/2005 11:16 pm
由 Watcher!
shaoyen 寫:那我還得要為毛筆跟書法嘆息,為底片跟相紙嘆息,為信封跟信紙嘆息,為水彩跟油畫顏料嘆息......
時代會變的,兄弟。
NoNoNo.......時代是會變,但是你舉的例子不佳!因為.......MP3也不是新技術啊!
底片~和數位像素是截然不同的元素;
現在我說要寫信寄信還會被笑說幹嘛麻煩?
原發文的意思應是指出原本音樂的音源和mp3的壓縮音質差很多........
夜裡聽真空管的音色真是迷人啊!
發表於 : 09/14/2005 11:22 pm
由 進藤光
fayever 寫:偷偷問一下...
aiff跟aac有什麼不一樣...?

http://e-words.jp/w/AIFF.html
讀?方 : ???
????? : 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Apple社?開發??音聲???????????。同社?????Macintosh?????標準?????????。????????????對應????。
日文可能看不到..... 看這個:
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15
利用 AIFF/WAV 進行音樂交流
當然,如果有朋友要利用 iPod 進行音樂收藏的「交流」,用 AIFF/WAV 格式絕對比用 MP3 合理,因為更能夠重現原音啊,不像 MP3 會有某些細節部份被犧牲掉。
AAC? MPEG4 啦.... 同樣大量壓縮沒啥好比.....
簡單的說,AIFF 是 Apple 的 CD 檔案格式,WAV 是 Windows 的 CD 檔案格式!
原本 CD 都是一樣的..... 基本上啦~~~不幸的是,同一張 CD 拿到 100 部 CD-ROM 去讀,可能會讀出 100 種內容..... 問題出在 Jitter....
這裡沒音響版,所以不說啦~~
發表於 : 09/14/2005 11:28 pm
由 ross_tt
進藤光 寫:是應該嘆息..... MP3 這種將近 10 年的技術,竟然還沒淘汰...... Orz
要等到幾時 iTunes 才會提供 WAV, AIFF 的檔案??
光兄,恕小弟直言。
長久以來,小弟發現您不論在攝影區的討論、iPod 版的討論甚至是Mac 硬體版的討論,可以感覺到您似乎非常在意數據上的表現,但很少看到您對於「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攝影版,你只注意畫素、相機品牌、使用鏡頭,但很少注意到發表人的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念;而在 iPod 版大家在討論音樂內容的時候,也不見您發表高見。
難道音樂的聲音品質一定要高到某一個標準,才能叫做好音樂嗎?
小弟有一位同事,他最喜歡聽的一卷錄音帶就是他女兒某次在學校才藝表演的時候拉大提琴的側錄帶。對他而言,這就是天籟;每當他放這卷帶子給親朋好友聽的時候,就是他最引以為傲的時刻!
希望大家都能夠努力去追求內容,而不是追求規格;規格,那是給生意人追的。
發表於 : 09/14/2005 11:41 pm
由 Ernie
agree ross_tt 所言,( 不是針對光兄啦

)
我也是超愛買CD的人,
但是我也是聽iPod,
當然我用到好的器材聽音樂的時候,
也會覺得特別欣喜,
不過我還是覺得軟體的內容才是重點,
iPod對我來說是方便,
我可以裝個兩百張CD,有兩百種不同的心情,
雖然音質沒有CD音訊好,而且我也不是用AIFF
但我相信真正的美人就算卸了妝還是美人
--
這些構成我的音樂 : Theme for Ernie
http://blog.yam.com/erniejazz/
發表於 : 09/14/2005 11:52 pm
由 進藤光
嗯~~感謝你中肯的建議...... 一般來說,大概只有【朋友】才會提出一些心裡面的建言..... 謝謝你!
這是我最近貼的,請參考:
http://oikos.com.tw/v4/viewtopic.php?id=9521
為啥我對技術層面著墨太多?還不簡單,我本就是學電子,公司也是 UPS 電子公司(不斷電系統),當然會留意的是那些囉......
至於影像內容與聲音內容,不是我擅長所在,除了說好或不好,似乎沒啥特殊的想法。
如同你拍的鴿子母女,就算隨手亂拍我肯定是拍不出來....
音樂本質與 MP3 當然沒有一定關係,有人聽【錄音帶】就很 Happy,有人非要聽 LP 黑膠唱片,然而沒有了【好音樂軟體】,硬體再如何發燒,也是無用。
至於東西是否就非要攻頂?這裡也有不少批評:
http://oikos.com.tw/v4/viewtopic.php?id=9734
當然你一看就知道,我說的人是誰囉~~~呵呵~~~
我對器材的選購其實是【實用就好】,所以我不會買個 20 萬的電腦來當 Server,如果沒試過 Mac mini 當 Server,又何來 Mac mini 爛到不能當 Server??
再說 Apple 也把 Mac mini 列入 Server 啊:
http://www.apple.com/server/macosx/specs.html
Xserve G5, Xserve, Power Mac G5, Power Mac G4, Macintosh Server G4, Power Macintosh G3 (Blue & White), Macintosh Server G3 (Blue & White), iMac, eMac or Mac mini computer
真的證明 Mac mini 不堪使用,再買更好的 PowerMac 或 Xserve 不遲吧....
回到音樂~~ 我連 DVD-Audio / SACD play 都沒買.... iPod 更是一部也沒有,這是我個人需求的問題,到不是認為不好所以不買... 或是不夠高檔,所以沒買....
因為我連一部【數位相機】跟【MP3 Player】通通沒買過!!都是跟別人借,用公司的....
簡單的說,關於【內容】我只貼了【書】,這是因為我對書比較敏感..... 這裡沒書好討論,再說,我不討論電腦書。
發表於 : 09/14/2005 11:55 pm
由 Ruental
我比較想知道,準備二十首流行樂的mp3(>224kbps)與CD,用同部電腦先後播放做blind test,雖說聽得出不一樣,但有幾個人能正確指出哪二十次撥放是from CD,哪二十次又是mp3。

發表於 : 09/15/2005 12:30 am
由 K.Li
Ruental 寫:我比較想知道,準備二十首流行樂的mp3(>224kbps)與CD,用同部電腦先後播放做blind test,雖說聽得出不一樣,但有幾個人能正確指出哪二十次撥放是from CD,哪二十次又是mp3。

如果只是mp3的話,這太簡單了吧???
只要您的播放硬體不要太差,又有適當的環境...軟體也不要太刻意找難以分辨的特例...
我相信...您會改觀的...
大部分對我說無差別的朋友是根本沒有去比較...
真的有認真比較卻又覺得無差別的通常是忽略空間的影響...
建議您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全部燒成cd(MP3檔和AIF檔)...
然後用包覆式的耳機聽......
發表於 : 09/15/2005 12:32 am
由 進藤光
其實 192Kbps 以上(含)就很難區分了.... 128Kbps 就很容易(對我來說)。
以前我們還用【百萬音響】上做過原版 CD 與 10 多張 CD-R 燒錄片的試聽,當然是用最好的幾種片子與幾部最好的燒錄機....
註:音響器材跟 CD-R 通通不是我的!我只是聽者之一。
聽得出來嗎?老實說,有點難..... 耳朵不像眼睛,你可以同時看多部電漿 / LCD 電視,好好評比.....
聽覺一次只能聽一種,沒辦法同時聽兩種,除非用兩個相同 CD Player (當然是 CD-Pro2 級的) 用擴大機切換 source 這樣比較好比。
高級音響連【前級】也免了,CD Player 輸出直入只有唯一【音量控制】的前級,與唯一【電源開關】的後級,所以聽到的就是很接近的原音重現......
這樣的比較用意何在?當然不是拷原版...... 是想找最接近原版的備份方式,以便在大老闆車上,書房等可以聆聽.....
是的,聽者之一是量販店大老闆..... 年紀一大把,不會搞盜版,MP3 這種事..... 他的需求簡單,但是要求很高....
不說了,反正沒人愛看...
Re: 不禁為 音樂 而嘆息~........
發表於 : 09/15/2005 12:47 am
由 djwasabi
Q-Watcher 寫:shaoyen 寫:那我還得要為毛筆跟書法嘆息,為底片跟相紙嘆息,為信封跟信紙嘆息,為水彩跟油畫顏料嘆息......
時代會變的,兄弟。
NoNoNo.......時代是會變,但是你舉的例子不佳!因為.......MP3也不是新技術啊!
底片~和數位像素是截然不同的元素;
現在我說要寫信寄信還會被笑說幹嘛麻煩?
原發文的意思應是指出原本音樂的音源和mp3的壓縮音質差很多........
夜裡聽真空管的音色真是迷人啊!
所謂知音難尋~這位大哥乃懂我內心之人阿~

發表於 : 09/15/2005 12:58 am
由 miel
Ross 寫:我有不同的想法....
因為MP3...我聽多了音樂...買多了CD...
因為MP3...我聽到了世界各地的音樂...
因為MP3...我更尊重音樂創作者...
因為MP3...我更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好聽的歌...
因為MP3...我每日有6小時以上的Music time...
不同的想法+1
有道是「物必自腐,而後蟲生」,
是流行歌曲先反應出虛弱無力、沒有內涵、不耐品味…的速食次文化,而MP3的格式,碰巧便利了那種東西的流通罷了。
而不是說因為MP3,才造就了品質低劣的流行音樂…之類的。
事實上,我也跟這位室友的意見相似,拜MP3所賜,我聽了更多音樂,買了更多可以典藏的CD,更因此踏入從前總認為遙不可及的古典音樂殿堂,
音樂也因此更貼近心情、貼近生活、更加無所不在,
至少就我的觀點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