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引發智慧型手機產業與使用者圈矚目的事件,就是蘋果指控 Samsung 產品涉嫌侵犯蘋果的智慧財產權。 BusinessInsider 的 Pascal-Emmanuel Gobry 在「Here's The Real Reason Apple Is Suing Samsung」專文中指出,蘋果要的不是真正從 Samsung 獲得多首智慧財產權侵權賠償,而是在於宣告「Android 並非免費」。
蘋果指控 Samsung 侵犯 iPhone 與 iPad 的「外觀和感覺」(Look and Feel),但很難相信會有哪家公司以抽象的「外觀和感覺」成功贏得官司,畢竟商場上,落後者必須快速跟進甚至於模仿領先者,是自由市場運作的常態,不但十分正常而且有助於產業競爭,消費者更是在這些商場競爭中的最大受益者,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低的價格買到與享受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以上的陳述還不考量 Samsung 還是蘋果零件供貨商的敏感身分,蘋果這麼出手,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其實蘋果與先前微軟提告 Android 手機製造商是相同的用意,那就是「to give Android a price」,也就是給免費授權的 Android 系統定個價格。
怎麼說呢? Android 來自 Google ,免費就是免費,這干其他廠商什麼事呢?畢竟 Google 雖然免費提供 Android ,但仍可自手機搜尋與廣告中獲益;微軟則憑藉專利授權進賬,但蘋果則是只能從販售產品來營利。當 Android 手機愈發影響蘋果的生計,蘋果不出手也不行了,這也代表 Android 的市佔率的確越來越大。
所以蘋果這一出手至少進可攻退可守;倘若能夠獲得法官認同,自然蘋果便大獲全勝。倘若法官不認同,這種大廠之間的法律控訴案仍會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並造成精神壓力與負面市場觀感,進而可能迫使對方尋求和解的可能性,並接受若干「尚可接受」的條件。無論是哪一種,都能對於其他的廠商加以影響,也跟進與蘋果商談授權,蘋果屆時條件是否變得更苛,就可走著瞧。
而無論是法律賠償、和解還是支付授權費用,都也等於在宣告使用 Android 者必須考量這方面的成本;使用 Android 雖然 Google 不會收錢,但使用廠商仍很有可能必須支付衍生的費用給微軟或蘋果,所以誰說 Android 是免費來著?
▉ 延伸閱讀:
2011/04/19 蘋果指控 Samsung 產品侵權
2011/03/31 Nokia 鍥而不捨,續告蘋果侵權
2010/11/01 蘋果指控摩托羅拉產品侵權
2010/10/07 摩托羅拉指控蘋果產品侵權
2010/10/02 微軟控訴摩托羅拉 Android 手機侵權
2010/07/10 NTP 狀告蘋果等六家智慧型手機大廠侵權
2010/03/03 蘋果控告 HTC 侵犯 iPhone 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