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裡要介紹兩個以 MacOS X 繁體中文輸入為目標的兩個開放原始碼的專案: ChewingOSX 以及 xcinicx。這兩個計畫都使用中研院自由軟體鑄造場提供的資源來管理文件和臭蟲。而軟體專案發起的動機則是有感 Apple Computer 對 MacOS X 裡繁體中文輸入支援的緩慢進度,並對現況改進失望所致。
以下就是這兩個專案的近況介紹:
首先是 ChewingOSX/SpaceChewingOSX, 此計畫最早由高嘉良先生發起,將酷音輸入法從 unix/x-window 的世界移植到 MacOS X 上,接下來由劉康民先生接手,修正了許多臭蟲並從有限的發展文件中找尋自己的出路,目前本輸入法是目前開放授權的 MacOS X 輸入法中唯一支援許氏注音鍵盤的。日前楊維中先生也正式加入發展人員,以兩位先生的熱情,每天都有新版本的產生,讓人欽佩。ChewingOSX 的使用文件以 wiki 形式讓使用者也能夠參加編修並貢獻一己之力。如有任何建議或缺失回報,最快的方式就是使用 OSSF 的 Bug tracker 建議或題報。
如果對 source code 有興趣也可以使用 SVN 從 https://opensvn.csie.org/SpaceChewingOSX/ 取得。
基於 ChewingOSX 的成功,劉康民、楊維中、劉燈與筆者開始討論重新架構一個完整的輸入法平台如 XCIN 一樣,這個平台要能夠有辦法使用或很輕易能夠改寫 XCIN 的輸入法模組,例如倉頡(倉頡輸入法在 MacOS X 上是個笑話)、嘸蝦米輸入法、行列等等。這個計畫大概是以 xcin/iiimf 為藍本,不過目前這個專案還處於草圖階段,如果有任何建議還是可以在 bug tracker 輸入。如果對原始碼有興趣的話可以用 svn 到 https://opensvn.csie.org/xcinicx/ 取得。
(本文原載於 Mengjuei 之部落格,經作者同意轉載。讀者如有問題或建議,歡迎透過此連結與原作者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