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萊恩
繼去年從 Mac OS 9 轉換到全天使用 Mac OS X 10.1 後,白萊恩發現自己越來越少需要啟動 Classic,或者是重新開機至 Mac OS 9 下去處理在 Mac OS X 下所無法達成的任務。事實上在過去五個月以來除了不小心啟動一些 Classic 應用程式之外,Mac OS X 已儼然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份。恰好由於工作的需要,白萊恩在 PowerBook 上安裝好了 PHP 跟 MySQL,整個網站測試主機就隨身帶著走,那種可以買杯咖啡,一下午窩在 Starbucks 寫程式架動態網站的感覺真是再快活也不過了。
Mac OS X 10.2 Jaguar 對於 Mac OS X 現有的使用者來說,其最大的意義是整體效能與 Wintel 系統相容性的提升。在實地測試使用新系統的這一段時間裡,我們發現即使是只安裝了 128 MB 記憶體的「元祖」級 iMac 也可明顯的感覺到與前代系統在速度上的差異,而在裝有 512MB 或是更多記憶體的高階機種上,Jaguar 速度的提升則是更加的明顯。
由於 Jaguar 已經大致具備了過往各版系統的重要功能,在加上主要大廠的應用程式都已經推出了 Mac OS X 版,對於還在使用 Mac OS 9 的朋友來說,現在正是轉換跑道的大好時機!另外在中文系統方面,新版的注音輸入法雖然還是跟漢音有些差距,但是在 Apple 更正了常用字頻表後,注音輸入法的整體使用經驗已大獲改善。
正如蘋果 CEO Steve Jobs 在五月發展商大會裡所講,蘋果官方已宣佈 Mac OS 9 正式進入歷史,在未來幾個月裡您將會明顯的注意到軟體發展商將逐漸停止他們產品對 Mac OS 9 的支援。古人有道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白萊恩在此也要呼籲各位讀者快快放棄 Mac OS 9 這條老牛,早日攀上 Mac OS X 這隻正在迎接高升旭日的金雞!
■ 爛狗
Mac OS X 10.2 Jaguar 的問世自然是這陣子 Mac 圈的盛事。筆者的使用心得,首先是感到 Jaguar 執行速度的確有所提升,而且比起先前的 Mac OS 10.1 來說更為穩定。
由於筆者比較專精於 Unix 與程式開發方面的工作,所以對於 Mac OS X 10.2 的看法也從這方面著眼。筆者必須指出, Mac OS X 10.2 中有許多技術方面的進步與突破,一般使用者根本無法察覺,但這種內在美,卻令筆者覺得非常驚喜;反過來說, Mac OS X 10.2 也有一些 bug ,如果筆者不挑出來說,可能許多使用者也不會發現。
在這些進步的技術中,最為筆者所喜愛的就是共享方面的突破。現在共享的設定非常簡單,輕鬆操作幾個項目,就搞定相關的設定。此外,如果是網管人員,也會發現 Mac OS X 10.2 在網管方面的工作更為貼心。老實說, Mac OS X 10.2 與 Mac OS X 10.1 差距約半年多,而 10.1 與 10.0 則為一年。時程縮短一半,卻有大幅度的進展,令筆者深深對蘋果電腦那兩千多名研發人員衷心感到佩服。
筆者還有許多與 Unix 相關的看法,但由於太過偏向小眾,所以在此隱忍不提,但可透露的,是 Mac OS X 10.2 在這方面的開放與表現實在讓筆者十分快樂。近來台灣蘋果電腦公司也有全新的行銷動作,希望他們能夠吸引更多的程式開發人員投入這個市場,讓 Mac OS X 在中文方面的表現更為強勁。
即使還有一些 bug 在,但筆者認為這不能作為不用 Mac OS X 的藉口,更何況「有 bug 在」其實是常態。再者,除非以後不用 Mac OS ,否則再不嘗試轉變跑道,而寧可等更新的版本再來使用,只怕到時就因要面對更多的新事物而無法輕易下手。筆者覺得 Mac OS X 10.2 Jaguar 是一個很好的轉換點, Jaguar 成熟、穩定,搭配傳說隨後現身的漢音輸入法,將是個十分優秀的作業系統。
■ 蔡政儒
「雖然不是從未見過,但為什麼感覺像是新的一樣?」這是我第一次使用 Mac OS X 10.2 的感覺,整體速度提升不少,就好像它的專案代號「Jaguar」一般。這次的改版,堪稱是 OS X 問世以來幅度最大的改變,無論是整體的穩定性,執行速度的提升,或是引進 Quartz Extreme 繪圖運算、Rendezvous 網路通訊簡化、 Inkwell 手寫辨識…等技術,在在都說明了 OS X 10.2 已經是個完善的 Mac OS 。
對於 Mac 使用者而言,從 Mac OS 9 跳到 Mac OS X 可說是項嚴苛的考驗。因為這不但考驗著你對蘋果電腦技術的信心,也考驗著你對於自己面對改變的決心與克服困難的毅力。因為種種原因,美國的使用者就該不該換系統產生了「to switch or not to switch」的躊躇;對於台灣地區或者是華文地區的使用者而言,更是如此,原因是多了中文相容性或輸入法(如台灣地區引頸企盼的漢音輸入法)的考量。
時至今日,似乎這個換系統的 D-Day 即將到來,隨著 OS X 的版本號碼進攻到 10.2 的當兒,許多主流、主力軟體,如 Adobe 、 Macromedia 、 Microsoft 等旗下產品或早或近都已經推出了相容於 OS X 的版本,比起過去的「只聞樓梯響」,情況已然大大不同,而且支援軟體的數目絕對還會不斷增加。至於台灣地區使用者最擔心的漢音輸入法,據稱也將隨著 10.2 問世後跟著登場,並且還有其他輸入法如得意與蒙恬手寫辨識等在戮力支援,所以中文方面的解決方案也將進入及格階段。
這些最令我們關切的問題逐漸消失,而那些引人矚目的全新功能或程式,像是 iChat 、 Sherlock 3 、 Address Book 等,卻早已施展無限魅力,引領著我們早日更換系統。這些新功能或軟體,搭配目前已經成形的「數位樞紐」(Digital Hub)軟硬體緊密結合以帶給使用者無限方便的觀念,其所形成的威力與便利是可以繼續延伸這想像空間,而帶來這樣美麗境界的作業系統可能不光光只是「可用」兩字來形容而已。看著集多人多工、 Power of Unix 、多媒體影音資訊整合、開放程式碼於一身的 Mac OS X 在 10.2 問世後所展現的性能與功能,剎那間我似乎找回了昔日 Mac 族的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