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覺得,不管有沒有領票,投贊成投反對,都是個人的自由意志,公投的結果便是全民的意見。每個立場都有人支持,都有人反對,這就是民主的過程,也是民主的核心價值。
公投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如果政黨真的有心推動此議題,是不是應該就這個結果來檢討,為什麼會領票人數不足門檻?如果是選舉操弄,那自然選完就算了,反正返聯入聯有過沒過,都不會改變現狀,畢竟現實國際社會並不會給予支持。
藍營該打屁股,提了返聯,卻呼籲選民拒領公投票(抱歉我忘了到底有沒有真的推動"拒領"公投票,反正是有這個意思),擺明了返聯公投只是在藍綠惡鬥之中的政治操作,那綠營呢?選後好像這個議題也不重要了,沒聽到檢討,沒聽到說明。
如果真的有心推動入聯議題,砸大錢宣傳,結果出來後卻只是指責對方陣營操弄,我想,反省的意義似乎不只如此。
不論是在野黨或是執政黨,都把公投議題當作選舉時才拿出來吵一吵的冷飯,難怪選民更加意興闌珊。
領票,拒領,都是大家思考過的決定,不論教育程度如何,不能否認民眾思考的過程。公投未達門檻是藍營操作的結果?這個說法我無法接受。就像某陣營總是把台灣人愛台灣和支持自家候選人綁在一塊,好像其他人都不愛台灣,都是從火星來的一樣讓我無法接受。